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采用类比分析法时,类比分析对象与拟预测对象之间应满足要求()。【多选题】
A.二者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相似
B.二者的工程类型、规模相似
C.二者水动力场条件相似
D.二者排放的基本水质因子相似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采用类比分析法时,类比分析对象与拟预测对象之间应满足要求二者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相似;二者的工程类型、规模相似;二者水动力场条件相似。
2、【单选题】
A.评价因子i的水质指数
B.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
C.评价因子i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
D.评价因子j的水质指数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3、集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填》(H22018) ,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达的图表应包括()。【多选题】
A.基本信息底图
B.项目基本信息图
C.达标评价结果表
D.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集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填》(H22018) ,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达的图表应包括基本信息底图、项目基本信息图、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
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内容包括() 。【多选题】
A.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
B.拟采取措施的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
C.拟采取措施的满足环境质量改善和排污许可要求的可行性
D.拟采取措施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内容包括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拟采取措施的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 拟采取措施的满足环境质量改善和排污许可要求的可行性;拟采取措施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
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应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生态影响,包括() 。 【多选题】
A.有利影响
B.间接影响
C.不可逆影响
D.非累积影响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应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生态影响,包括有利影响;间接影响;不可逆影响;非累积影响。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属于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环境空e气质量现状调查内容的有()。【单选题】
A.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B.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C.调查评价范围内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D.补充监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属于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环境空e气质量现状调查内容的有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7、某建设项目废水排入某河流(V类水域) ,该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点位)所在水环境功能区COD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为40mg/L,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至少需预留必要的安全余量为()。【单选题】
A.6mg/L
B.4mg/L
C.3.2mg/L
D.2mg/L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某建设项目废水排入某河流(V类水域) ,该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点位)所在水环境功能区COD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为40mg/L,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至少需预留必要的安全余量为3.2mg/L。
8、根据《海水水质标准》,关于各类海域适用于水质类别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水产养殖区适用《海水水质标准》第一类水质类别
B.海水浴场适用《海水水质标准》第二类水质类别
C.滨海风景旅游区适用《海水水质标准》第二类水质类别
D.海洋开发作业区适用《海水水质标准》第四类水质类别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海水水质标准》,关于各类海域适用于水质类别的说法,错误的是水产养殖区适用《海水水质标准》第一类水质类别。
9、某公路项目涉及重要生态敏感区,路线长度30km,工程永久占地1 .8km2,临时占地0.7k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单选题】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某公路项目涉及重要生态敏感区,路线长度30km,工程永久占地1 .8km2,临时占地0.7k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有关土壤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调查范围内的每个土壤类型应至少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
B.涉及入渗途径影响的,主要产污装置区应设置柱状样监测点
C.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应在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上、下风向各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
D.涉及地面漫流途径影响的,应在占地范围外的上、下游各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7.4.2布点原则7.4.2.1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应根据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类型、评价工作等级、土地利用类型确定,采用均布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反映建设项目调査评价范围内的土壤环境现状,可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调整。7.4.2.2调査评价范围内的每种土壤类型应至少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应尽量设置在未受人为污染或相对未受污染的区域。7.4.2.3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形特征、地面径流方向设置表层样监测点。7.4.2.4涉及入渗途径影响的,主要产污装置区应设置柱状样监测点,采样深度需至装置底部与土壤接触面以下,根据可能影响的深度适当调整。7.4.2.5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应在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上、下风向各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可在最大落地浓度点增设表层样监测点。7.4.2.6涉及地面漫流途径影响的,应结合地形地貌,在占地范围外的上、下游各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7.4.2.7线性工程应重点在站场位置(如输油站、泵站、阀室、加油站及维修场所等)设置监测点,涉及危险品、化学品或石油等输送管线的应根据评价范围内土壤环境敏感目标或厂区内的平面布局情况确定监测点布设位置。7.4.2.8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改、扩建项目,应在现有工程厂界外可能产生影响的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设置监测点。7.4.2.9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改、扩建项目,可在主导风向下风向适当增加监测点位,以反映降尘对土壤环境的影响。7.4.2.10建设项目占地范围及其可能影响区域的土壤环境已存在污染风险的,应结合用地历史资料和现状调査情况,在可能受影响最重的区域布设监测点;取样深度根据其可能影响的情况确定。7.4.2.11建设项目现状监测点设置应兼顾土壤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
环境影响评价师多选题答题技巧有哪些?:环境影响评价师多选题答题技巧有哪些?所谓多选题则是选项中正确选项可能是2、3或者4个,这都是有可能的,因此在选择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单选的做题技巧——直接选择、排除法等,对于猜测法建议是尽量少用。在选择正确答案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自己有把握的选项,对没有把握且过多纠结的选项也尽量少选,记住“宁缺毋滥”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准考证需要彩色打印吗?:缴费后的考生可用A4纸自行打印准考证(黑白、彩色均可)。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准考证什么时间打印?:准考证打印时间为考前一周起至考试开始。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