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环境监测计划应包括()。【多选题】
A.污染源监测计划
B.环境质量监测计划
C.现状质量现状监测计划
D.验收监测计划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环境监测计划应包括污染源监测计划;环境质量监测计划。
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污染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等。【多选题】
A.设施
B.场所
C.设备
D.装置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污染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装置等。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选择项目污染源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利用附录A中的进一步预测模型分别计算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然后进行分级
B.对于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应选择GB 3095中1 h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
C.对仅有8 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或年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可分别按2倍、3倍、 6倍折算为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
D.对于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一般选用GB 3095中1 h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说法正确的是:(1)对仅有8 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或年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可分别按2倍、3倍、 6倍折算为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2)对于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一般选用GB 3095中1 h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
4、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下列关于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该标准仅适用于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
B.该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
C.该标准适用于机场周围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
D.该标准适用于建筑室内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五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这五类功能区是:①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②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③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④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⑤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本标准适用于声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不适用于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越)噪声的影响。
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风险预测结果应()。【多选题】
A.给出下风向不同距离处有毒有害物质的最大浓度,以及预测浓度达到不同毒性终点浓度的最大影响范围
B.给出各关心点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C.给出关心点的预测浓度超过评价标准时对应的时刻和持续时间
D.结合风险源状况明确环境风险的防范、减缓措施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D属于风险评价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师多选题答题技巧有哪些?:环境影响评价师多选题答题技巧有哪些?所谓多选题则是选项中正确选项可能是2、3或者4个,这都是有可能的,因此在选择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单选的做题技巧——直接选择、排除法等,对于猜测法建议是尽量少用。在选择正确答案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自己有把握的选项,对没有把握且过多纠结的选项也尽量少选,记住“宁缺毋滥”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师?: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经登记后,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师准考证打印网站在哪里?: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师准考证打印网站在哪里?环境影响评价师准考证打印网站为中国人事考试网http:www.cpta.com.cn,即报名所在网站,考生可在准考证打印期间多关注中国人事网消息。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