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二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关于地下水天然露头调查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确定包气带水文地质参数
B.确定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范围
C.确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和等级
D.确定区内含水层层位和地下水埋藏条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包括泉、地下水溢出带、某些沼泽湿地、岩溶区的暗河出口及岩溶洞穴等。通过对泉水出露条件和补给水源的分析,可帮助确定区内的含水层层位,即有哪几个含水层或含水带。根据泉的出露标高,可确定地下水的埋藏条件。选D。
2、某医院建设项目,在噪声现状调查时应给出医院用地边界处的评价量包括( )。【多选题】
A.昼间等效连续
B.声级B夜间等效连续
C.等效连续A声级
D.L90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等效连续A声级是应用较广泛的环境噪声评价量,我国制定的《声环境质量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和测量方法》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等项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均采用该评价量作为标准,只是根据环境噪声实际变化情况确定不同的测量时间段,将其测量结果代表某段时间的环境噪声状况。昼间时段测得的等效声级称为昼间等效连续A声级(Ld),夜间时段测得的声级称为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Ln)。
3、设计枯水流量条件下,某河段控制断面A上游2个可控点源排放氨氮在断面A的浓度贡献不得超过0.5mg/L。已知,甲乙厂排放每千克氨氮在断面A的氨氮浓度增量分别为0.03mg/L,0.01mg/L。甲厂已核定的氨氮排放量为10kg/d,则乙厂可核定的最大氨氮允许排放量为( )。【单选题】
A.10KG/D
B.13.3KG/D
C.15KG/D
D.20KG/D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题意,乙厂可核定的最大氨氮允许排放量=(0.5-0.03×10)/0.01=20kg/d。
4、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内容有( )。【多选题】
A.环境噪声背景值
B.声环境功能区划
C.现有的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
D.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点分布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公路、铁路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重点关注沿线的环境噪声敏感目标,其具体方法为:①调查评价范围内有关城镇、学校、医院、居民集中区或农村生活区在沿线的分布(BD)和建筑情况以及相应的噪声标准。②敏感目标较多时,分路段测量环境噪声背景值(A)(逐点或选典型代表点布点)。③存在现有噪声源(C)时,应调查其分布状况和对周围敏感目标影响的范围和程度。④一般测量等效连续A声级,必要时,除给出昼间和夜间背景噪声值外,还需给出噪声源影响的距离、超标范围和程度,以及全天24h等效声级值,作为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依据。故选ABCD。
5、某样地景观生态调查测得W斑块的频率和景观比例分别为36%和40%,若样地内W斑块的数量为48,斑块总数为300,则W斑块的优势度值是( )。 (注:Do=0.5×[0.5×(rd+rf)+lp]×100%)【单选题】
A.0.27
B.0.32
C.0.33
D.0.7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决定某一斑块类型在景观中的优势称为优势度值(Do)。优势度值由密度(Rd)、频率(Rf)和景观比例(Lp)三个参数计算得出。具体数学表达式为:Rd=(斑块i的数目/斑块总数)×100%;Rf=(斑块i出现的样方数/总样方数)×100%;Lp=(斑块i的面积/样地总面积)×100%;Do =0.5×[0.5×(rd+rf)+lp]×100%。 代入数据可得,Rd=(斑块i的数目/斑块总数)×100%=48/300×100%=16%,则: DO=0.5×[0.5×(16%+36%)+40%]×100%=33%。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报名方式是怎样的?:环评工程师报名流程采用网上报名、现场审核、网上缴费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师多选题答题技巧有哪些?:环境影响评价师多选题答题技巧有哪些?所谓多选题则是选项中正确选项可能是2、3或者4个,这都是有可能的,因此在选择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单选的做题技巧——直接选择、排除法等,对于猜测法建议是尽量少用。在选择正确答案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自己有把握的选项,对没有把握且过多纠结的选项也尽量少选,记住“宁缺毋滥”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师?: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经登记后,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