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3年环保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我国环境管理的“三同时”制度是指:【单选题】
A.建设项目配套的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B.建设项目配套的公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C.建设项目配套的基础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D.建设项目配套的绿化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三同时”制度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我国以预防为主的环 保政策的重要体现,即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投产使用。
2、某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剩余污泥体积200/d,其含水率为99%,浓缩至含水率为 96 %时,体积为:【单选题】
A.50
B.40
C.100
D.2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3、变直径管流,细断面直径为A,粗断面直径,粗细断面雷诺数的关系是:【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4、空气动力学当M直径为多少的颗粒物称为总悬浮颗粒物:【单选题】
A.≤100μm
B.≤10μm
C.≤2. 5μm
D.≤1μm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总悬浮颗粒物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S直径≤10(μm的颗粒物, 即粒径在100μm以下的颗粒物,记作TSP。
5、好氧生物处理是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为了保证好轼反应构筑物内荷足够的溶 解氧,通常谣要曝气充氧,下列哪一项不会影响曝气时氧转移速率:【单选题】
A.曝气池的平而布置
B.好氧反应构筑物内的混合液温度
C.污水的性质,如含盐量等
D.大气压及氧分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氧转移速率的影响因素有污水水质、水温和氧分压等。
6、以下不屈于放射性操作的工作人员放射性防护方法的是:【单选题】
A.时间防护
B.药剂防护
C.屏蔽防护
D.距离防护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对于外照射的防护措施包括距离防护、时间防护和屏蔽防护。
7、图示a)、b)两种流动情况,如作用水头、管长、管径、沿程阻力系数都相等,两者的流量关系为:【单选题】
A.
B.
C.
D.无法判别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8、将氨氧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生物过程,统称为:【单选题】
A.氨的同化
B.氨化作用
C.硝化作用
D.反硝化作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将氨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生物过程,称为硝化作用。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适用于:【单选题】
A.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
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D.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用本法。
10、污水处理厂二沉池主要用于生化处理系统的泥水分离和回流污泥浓缩,保证出水水质,采用表面负荷设计二沉池表面积时,计算流量应该取:【单选题】
A.污水处理厂的最大时设计流量加污泥回流量
B.污水处理厂的最大时设计流量加污泥回流址和污泥排放量
C.污水处理厂的最大时设计流量
D.污水处理厂的最大时设计流加混合液内回流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二沉池的沉淀面积以最大时流量作为设计流量,不考虑回流污泥量;但二沉池的某些部位则需要包括回流污泥的流量在内.如进水管(渠)道、中心管等。
环保工程师考后能否更改姓名、身份证号及上传的照片?:环保工程师考后能否更改姓名、身份证号及上传的照片?不行,按照国家规定,考生姓名、身份证号、个人照片考后不得更改。因此,考前网上报名时务必核对正确个人信息后才可打印报名表和进行网上缴费;考后审核时提交的照片必须与考前上传的照片一致,否则不予受理。
报考注册结构工程师的条件是什么?:工学硕士或研究生毕业及以上学位,没有职业实践时间要求。评估通过并在合格有效期内的工学学士学位和未通过评估的工学学士学位,没有职业实践时间要求。专科毕业职业实践时间1年。建筑工程的岩土工程交通土建工程、矿井建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港口航道及治河工程海岸与海洋工程、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建筑学工程力学。其它工科专业:工学学士或本科毕业及以上学位职业实践时间1年。
环保工程师注册后如果需要变更要准备什么材料?:环保工程师注册后如果需要变更要准备什么材料?变更注册需要提交下列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变更注册申请表》;二 与新聘用单位签订的劳动或聘用合同;三 工作调动证明或与原聘用单位解除劳动或聘用关系的证明、退休人员的退休证明。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