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0年公用设备师《给水排水》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以下哪项与承压水的特征不符?( )【单选题】
A.承压水是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具有静水压力的重力水
B.承压含水层能明显区分出补给区、承压区和排泄区
C.承压水主要通过含水层出露地表的补给区获得补给
D.承压水参与水循环比潜水强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BC三项,承压水是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承受着水压力的重力水。其特征为:①不具有自由水面,承受一定的水头压力;②分布区和补给区不一致。承压水的补给区位置一 般较高,通过含水层出露地表接受补给(这里的水已变为潜水),水由补给区进入承压区,受隔水层限制,通过静水压力的传递,使含水层充满水,补给区往往小于分布区。③动态变化稳定,受气候、水文因素影响小;④不易受地面污染,一旦污染不易自净;⑤富水性好的承压水层是理想的供水水源。D项,潜水层的基本特征为:①上部没有隔水层,与大气相通,具有自由水面,积极参与水循环,可接受大气降水或地表水入渗补给,潜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基本一致;②潜水直接通过包气带与地表水、降水等发生水力联系,动态变化明显,受气候影响较大;③潜水面形状易受地形影响;潜水位置较浅,大气降水与地表水入渗补给潜水的途径较短,易受污染。故潜水层参与水循环更强烈。
2、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是指水泵在标准状况(即水温为20℃,表面压力为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运转时,水泵所允许的最大的吸上真空高度,它反应( )。【单选题】
A.离心泵的吸水性能
B.离心泵的吸水地形高度
C.离心泵的进水口位置
D.叶轮的进水口位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水泵的吸水性能可以用允许吸上真空高度和气蚀余量来衡量,泵厂样本中要求的气蚀余量越小,表示该泵的吸水性能越好。不同情况下,计算安装高程的方法也不同:①当水泵的吸水性能用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来衡量时,水泵的最大安装高度为。②当水泵的吸水性能用气蚀余量来衡量时,水泵的最大安装高度为。
3、电位分析法主要用于低价离子测定的原因是( )。【单选题】
A.低价离子的电极易制作,高价离子的电极不易制作
B.高价离子的电极还未研制出来
C.能斯特方程对高价离子不适用
D.测定高价离子的灵敏度低,测量的误差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电位测量误差:当电位读数误差为1mV时,一价离子,相对误差为3.9%,二价离子,相对误差为7.8%。故电位分析多用于测定低价离子。相对误差较小。
4、离心泵装置的工况就是装置的工作状况。工况点就是水泵装置在( )状况下的流量、扬程、轴功率、效率以及允许吸上真空度等。【单选题】
A.出厂销售
B.实际运行
C.启动
D.水泵设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水泵工况是指水泵运行时,瞬时的实际出水量Q、扬程H、轴功率N、效率η等,把这些值绘在扬程曲线、功率曲线、效率曲线上,就成为一个具体的点,这个点就称为水泵装置的瞬时工况点。工况点反映了水泵瞬时的工作状况,即水泵在实际运行时的对应参数值或对应参数在曲线上的对应点。
5、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单选题】
A.酵母
B.细菌
C.原生动物
D.藻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细胞形态的微生物可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种。原核生物是指没有成形细胞核或线粒体的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主要包括蓝细菌(又称蓝藻)、细菌、 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等。真核生物是指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主要包括:藻类(除蓝藻外)、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具有真核、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等)、液泡。
公用设备工程师和设备管理工程师的区别?:公用设备工程师和设备管理工程师的区别?1.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是经过人事部门的全国统考合格后才会颁发知证书。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人发[2003]24号),国家对从事公用设备专业道性工程设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
公用设备工程师工作年限如何计算?:公用设备工程师工作年限如何计算?设计工作年限是指申报人取得经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正规学历前后从事结构设计工作时间的总和;对于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学历并从事本专业设计工作后,又获得本专业本科或硕士学历的,其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习时间可作为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后的实践年限计算;专业工作年限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
公用设备工程师分一级二级吗?:公用设备工程师分一级二级吗?是不分一级和二级的。实际上就是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执业资格考试。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