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关于2020年公务员考试中的《面试》考试。帮考网为大家准备了2020国考公务员面试热点解析,一起来和帮考网看看吧。
【热点背景】
近日,上海市妇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9年拟向上海两会提交的10份议题。议题围绕幼儿托育、妇幼健康、生育配套制度创设、家庭养老等问题展开。其中,一条关于产假由夫妻双方共享的建议令人耳目一新。
上海市妇联提出,生养子女并非母亲个体的职责,产假制度的设立应当以家庭为单位,建议产假(包括生育假、配偶陪产假)可以由夫妻双方共享。夫妻双方根据家庭与职业的实际情况,协商确定各自休假的天数,比如98天的产假由女方享受,另40天的假期女方休10天男方休30天。
【题目】
上海市妇联提出,生养子女并非母亲个体的职责,产假制度的设立应当以家庭为单位,建议产假(包括生育假、配偶陪产假)可以由夫妻双方共享。夫妻双方根据家庭与职业的实际情况,协商确定各自休假的天数,比如98天的产假由女方享受,另40天的假期女方休10天男方休30天。对于“共享”产假,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上海市妇联提出的“共享”产假,是出于为群众利益着想。是为了让男人可以享受陪产假,让产妇在最需要人陪的时候有人照顾,避免“丧偶式育儿”,减少产后抑郁症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这一建议值得提倡和拥护。
“共享”产假建议的提出,在社会上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第一,生孩子的时候夫妻双方共享产假,可以让父亲有时间参与到育儿当中来,从而提高现在年轻人生孩子的意愿;第二,这样一来,可以由家庭共同承担育儿成本,而不是一味的将压力压在母亲的身上,提高父亲在育儿阶段的作用,减少“丧偶式育儿”的出现,缓和家庭的氛围;第三,众所周知,生孩子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生孩子过后尤其虚弱,更需要有人照顾,如果产假共享,可以让父亲在母亲生完孩子之后给予更多的关心与照顾,减少产后抑郁症等一系列后遗症的产生。
我们可以一起思考下,这个“共享”产假的建议为什么会被提出呢?第一,现在生育率持续走低,需要出台类似的规定来提高人们生孩子的意愿;第二,现在养孩子不再像之前的“放养”模式,而是都在追求“精养”,也就意味着家长对孩子的照顾更加需要时间来陪伴;第三,之前母亲的育儿压力过大,现在更加倡导父亲也加入生儿育儿的行列当中,来减小母亲的压力,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出现概率。
但是,如果真的将这个建议落到实处,可想而知会出现很多的阻碍。第一,由于“共享”产假只是一个建议,没有法律约束性,因此,有的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不会让男性放产假;第二,只是一个建议,没有引起社会大众的重视。
为了切实的保障人们的权益,使得“共享”产假能够为民谋福利,我们应该多方共同努力。第一,应该要提高“共享”产假的法律位阶,政府部门应该邀请相关专家,共同商讨出一份具有法律约束性的规定,这样才能从实际出发,让企业不能随意克扣员工的产假,让我们每个人有法律保障,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第二,政府要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共同努力提高生育率;第三,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法律意识,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当权益受到侵犯时应该学会运用合适的手段,来维护自己应有的权益。
帮考网带给大家的资讯就到这啦,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帮考网,帮考网也会努力为大家更新!
教师招聘的学科知识考什么?:教师招聘的学科知识考什么?最后还会有教育教学的论述题或者写教案之类的。教师招聘的学科专业知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专业基础知识、课标、教案。但教师招聘的学科知识一般来说,即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历史、化学、物理、生物、政治、音乐、体育、地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专业知识,比如你报考小学英语岗位,那么专业知识就是指小学英语的知识;那么专业知识就是指小学数学的知识。主要还是要求考生的基础知识要扎实。
教师招聘考试怎么才能报考特岗教师?:考生可以关注当地教育局官网,及时查看公告,以及查看公告中对应聘人员的要求,登录官网进行报名登录注册;考生还可以关注环球网校网站或者具体地区的考试微信群或者机构老师进行咨询。每个地区相关程序会有所不同,考生需要仔细查看,考试通常有具体的报名时间,考生需要及时关注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相应的网页进行报名,错过规定的招聘时间就不可以进行第二次报名了,考生一定要注意。符合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即可。
事业单位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考哪些题型?:事业单位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考哪些题型?一般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等客观题型为主,但是目前很多省份公共基础的考试形式已不再是单纯的客观题型,多数倾向于公共基础+材料写作的形式,像湖北、江苏、河北等地的考试中,公共基础里政治、法律等内容也出现了主观题的形式,比如案例分析、简答、简析等题型。
2022-04-08
2022-04-08
2022-04-08
2022-04-08
2022-04-08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