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4章 电气工程基础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高压断路器一般采用多断口结构,通常在每个断口并联电容,并联电容的作用是()。【单选题】
A.使弧隙电压的恢复过程甶周期性变为非周期性
B.使得电压能均匀分布在每个断口上
C.可以增大介质强度的恢复速度
D.可以限制系统中的操作过电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各断口上并联一个比散杂电容大得多的电容器,使各断口导航的电压分配均匀,以提高断路器的开断能力,所以断口并联电容器叫均匀电容器。在多断口断路器中,由于断口各点的对地电容的影响,断口上的电压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断口数愈多,这种现象越明显,进而导致不同灭弧室工作条件相差很大。为使每个断口的电压分布均匀,以充分发挥每个灭弧室的作用,可在每个灭弧室外面人为地并联比杂散电容大得多的电容器,称为均压电容。
2、一台正向旋转的直流并励发电机接在直流电网上运行,若撤掉原动机,则发电机的运行状态是()。【单选题】
A.停止
B.作为电动机反向运行
C.作为电动机正向运行
D.不能运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发电机由原动机带动运行,当原动机的出力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发电机将空载运行;若再减小原动机的输出力矩,当发电机的电势E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发电机将作为电动机运行。直流并励发电机接在直流电网上正向旋转运行时,若将原动机撤掉,转速n继续下降,这时,为负值,与反向,由于反向,电磁转矩方向与电枢旋转方向相同,变为驱动转矩,电机仍继续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发电机已经变为电动机的运行状态。
3、如图所示,分裂电抗器中间抽头3接电源,两个分支1和2接相等的两组负荷,两个分支的自感电抗相同,均为,耦合系数K取0.5 ,下列表达哪项正确?( )【单选题】
A.正常运行时,电抗器的电抗值为0.25
B.当分支1出现短路时,电抗器的电抗值为2
C.当分支1出现短路时,电抗器的电抗值为1.5
D.正常运行时,电沆器的电抗值为;当分支1出现短路时,电抗器的电抗值为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分裂电抗器的结构如图所示。相当于两支电抗器连接在一起,线圈的每半段为一分支,其电想为L ,单只自感抗。分裂电抗器的等值电路如图(a )所示,两个分支1、2的自感均为L ,故自感抗,互感耦合系数为K ,其互感M=KL,互感抗: 。正常运行时的等值电路如图 ( b )所示。功率方向从3至分支1、2,两个分支功率相等。正常运行时,当两分支正常负荷电流 时,两分支线圈相互去磁使两分支线圈的磁通量减半,即感应电动势减小一半,使每分支等效电抗仅为自感抗的一半。分裂电抗器相当于一个电抗值为0.25 的普通电抗器。按照图 (c )所示,各分支等效电抗为:。当分支1出现短路时,由于,则;当分支2出现短路时,由于,则。分裂电抗器各分支的短路电抗等于正常运行电抗的2倍,解决了限制短路电流与正常电压间的矛盾。
4、如图所示,,10.5/121kV ,当f处发生A相接地短路,其短路电流值为( )。【单选题】
A.1.5741kA
B.0.5523kA
C.0.6628kA
D.1.1479kA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短路电流计算过程如下:①取基准值:,计算各个元件的标幺值。发电机的正序电抗为:,负序电抗为:,变压器电抗为:;②根据已知各元件的正、负序参数,绘制该系统故障后的复合序网,如图所示: 正序网: 负序网: 零序网: 各序网络的阻抗大小为:,,,;③短路点电流和电压的各序分量为:短路点的短路电流标幺值为:短路电流有名值为:。
5、影响远距离输电线路传输容量的约束条件是( )。【单选题】
A.线路功率损耗
B.稳定性
C.电压降落
D.线路造价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线路损耗、电压降落和稳定性都是影响远距离输电线路传输容两的约束条件,但是最重要的是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注册电气工程师与电工证的区别是怎样的?:注册电气工程师与电工证的区别是怎样的?工程师与电工的分工是不一样的。电工主要是在操作领域,而工程师主要是从事相关的技术设计、工艺、管理等工作。注册电气工程师是建筑工程勘探类中的一种,范围比较狭窄,与一般意义上的电气工程师不完全等同。
注册电气工程师是考供配电基础好还是发输变基础好?:注册电气工程师是考供配电基础好还是发输变基础好?目前考供配电的人数是发输变的4-5倍,因为供配电的难度稍小,适用范围比较广,但是发输变的挂靠价格要稍微高些。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题型是怎样的?: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题型是怎样的?基础考试分为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均为客观题。专业考试分专业知识和专业案例两部分内容,为客观题和案例分析题。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