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4章 电气工程基础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单19.已知220kV线路的参数R=31.5Ω , X=58.5Ω ,,则在线路空载时,线路末端线电压为225∠0°kV ,线路始端电压为()【单选题】
A.222.15∠0.396°kV
B.227.85∠0.39°kV
C.222.15∠-0.396°kV
D.227.85∠-0.39°kV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始端电压等于末端电压加上线路上的电压降落的纵、横分量。其中为纵分量,为横分量。
2、计算功率损耗的公式为()。【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电力线路和变压器绕组的等值阻抗中流过功率时,要引起功率损耗,计算公式为:。在计算功率损耗时,需用同一端的功率和电压,功率为三相功率,电压为线电压。
3、某三相三绕组自耦变压器,为90MVA ,额定电压为220kV/121kV/38.5kV ,容量比100/100/50 ,实测的短路拭验数据如下:(1、2、3分别代表高、中、低压绕组,表示未归算到额定容量),三绕组变压器归算到低压侧等值电路中的、分别为( )。【单选题】
A.1.990Ω , 1.583Ω, 1.655Ω
B.0.026Ω , 0.035Ω , 0.168Ω
C.0.850Ω , 1.140Ω, 5.480Ω
D.0.213Ω , 0.284Ω , 1.370Ω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对100/100/50类型变压器,厂家提供的短路损耗、都是第三绕组中流过自身的额定电流,即1/2变压器额定电流时所测得的数据。因此,应首先将它们归算到对应于变压器的额度容量;①短路试验测得的短路损耗,根据变压器各绕组的容量进行归算。,,。②计算各绕组短路损耗。,,。③计算各绕组电阻。,,。
4、一台变压器的高压绕组甶两个完全相同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的绕组绝成。当它们同绕向串联并施以2200V , 50Hz的电压时,空载电流为0.3A ,空载损耗为160W ,如果它们改为并联施以 1100V , 50Hz电压时,此时的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为下列哪组数值(电阻损耗忽略不计)?()【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如图a所示,设每个绕组的匝数为N ,两个绕组完全相同,当它们同绕向串联并施以2200V电压时,两个绕组电压相等且每个绕组上的电压皆为1100V ,总匝数为2N ,铁芯中的磁通Φ所对应的磁通势为:2NI=0.6N,即磁通势为0.6N时对匝数为N的绕组产生1100V的电压;如图b所示,当两个绕组改为并联时,施加电压为1100V ,即每个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压也为1100V ,则铁芯中的磁通Φ所对应的磁通势也应为0.6N ,设绕组1的电流为,绕组2的电流为 ,则总电流,即并联后总的空载电流为单个绕组空载电流的两倍,故每个绕组电流应为0.3A ,产生的磁通势为0.3N,两个绕组并联共产生0.6N的磁通势,总的空载电流为2×0.3=0.6A。由题知,电阻损耗即铜损耗忽略不计,则空载损耗等于铁损。而铁损正比于磁通势,由于绕组并联和串联磁通势相等,故空载损耗相等。(以上讨论以频率为50Hz为前提,忽略漏磁通。)
5、判断下列哪种情况或设备应校验热稳定以及动稳定? ()。【单选题】
A.装设在电流互感器回路中的裸导线和电器
B.装设在电压互感器回路中的裸导线和电器
C.用熔断器保护的电器
D.电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由于回路的特殊性,对下列几种情况可不校验热稳定或动稳定:①装设在电压互想器回路中的设备不用校验动稳定及热稳定,因为系统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不通过这些设备,只有串装设备才需要校验动、热稳订性;②用熔断器保护的电器,其热稳定由熔体的熔断时间保证,故可不需要校验热稳定性;③对于电线,因其内部为软导线,外部机械强度高,故不需要校验动稳定性;④采用限流熔断器保护的设备可不校验动稳定性。
注册电气工程师与电工证的区别是怎样的?:注册电气工程师与电工证的区别是怎样的?工程师与电工的分工是不一样的。电工主要是在操作领域,而工程师主要是从事相关的技术设计、工艺、管理等工作。注册电气工程师是建筑工程勘探类中的一种,范围比较狭窄,与一般意义上的电气工程师不完全等同。
注册电气工程师是考供配电基础好还是发输变基础好?:注册电气工程师是考供配电基础好还是发输变基础好?目前考供配电的人数是发输变的4-5倍,因为供配电的难度稍小,适用范围比较广,但是发输变的挂靠价格要稍微高些。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题型是怎样的?: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题型是怎样的?基础考试分为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均为客观题。专业考试分专业知识和专业案例两部分内容,为客观题和案例分析题。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