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1年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4章 电气工程基础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电压互感器副边开口三角形的作用是( )。【单选题】
A.测是三次谐波
B.测是零序电压
C.测量线电压
D.测量相电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二次线圈接成开口三角形,供电给绝缘监察电压继电器。当三相系统正常工作时,三相电压平衡,开口三角形两端电压为零。当某一相接地时,开口三角形两端出现零序电压,使绝缘监察电压继电器动作,发出信号。因此电压互感器第三绕组开口三角开用于测量零序电压。
2、以下关于运行工况对电流互感器传变误差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在二次负荷功率因数不变的情况下,二次负荷增加时电流互感器的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均减小
B.二次负荷功率因数角增大,电流互感器的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均增大
C.二次负荷功率因数角减小,电流互感器的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均减小
D.电流互感器铁芯的导磁率下降,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均增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电流互感器误差公式如下:电流误差(比值差):。相位差:。式中,为二次电流,为二次阻抗,为铁芯的平均磁路长,H为铁芯导磁系数,为铁芯有效截面积。当二次负荷功率因数角增大时,电流幅值误差增大,相位差减小;当电流互感器铁芯的导磁率下降时,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均增大。
3、高电压长距离输电线路,当线路空载时,末端电压升高,其原因是( )。【单选题】
A.线路中的容性电流流过电容
B.线路中的容性电流流过电感
C.线路中的感性电流流过电感
D.线路中的感性电流流过电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当高压输电线路空载运行时,负荷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均为零,只有末端电容功率通过线路阻抗支路。用下标“0”表示空载,以末端电压为参考向量,电压平衡方程式为:。如图所示,由图可见当线路空载运行时,其末端电压高于首端电压。这种甶线路电容功率使其末端产生工频电压升高的现象称为电容效应。
4、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单选题】
A.发电厂和变电站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主要根据工作接地的要求决定
B.保护接地就是根据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方式的需要而将网络的某一点接地
C.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不变,所以可以继续运行2小时左右
D.在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中,接地体材料一般采用铜或铝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电力系地可分为防雷接地、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①把强大的雷电导入大地称为“防雷接地”;②因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的需要而设置的地接地称为"工作接地”;③为避免因电气设备电而造成触电事故,以保证人身安全而设置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A项,接地电阻按照程序规定,对其大小也是有要求的。B项,工作接地,根据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需要而设置的接地,例如三相系统的中性点接地,双极直流系统的中点接地,它所要求的接地电阻值大约在0.5~10Ω的范围内;保护接地,为了人身安全而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等加以接地,它是在故障条件下才发挥作用的,所要求的接地电阻值处于1~10Ω的范围内。 C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电压增大为相电压的倍。D项,接地材料一般为铜和铝,铜由于其天然储量少且价格昂贵,只要求较高的场合使用。
5、图示电路f处发生三相短路,各线路电抗均为0.4Ω/km ,长度标在图中,取 , f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起始值及冲击电流分别为( )。【单选题】
A.2.49kA , 6.64kA
B.2.1B2kA , 3.838kA
C.4.636kA , 6.815kA
D.4.636kA , 7.786kA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取,画等值电路如图所示。各元件标幺值如下:,,,,,。系统的短路阻抗的标幺值为:。故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起始值为:,冲击电流为:=2.55I=6.64kA。
注册电气工程师与电工证的区别是怎样的?:注册电气工程师与电工证的区别是怎样的?工程师与电工的分工是不一样的。电工主要是在操作领域,而工程师主要是从事相关的技术设计、工艺、管理等工作。注册电气工程师是建筑工程勘探类中的一种,范围比较狭窄,与一般意义上的电气工程师不完全等同。
注册电气工程师是考供配电基础好还是发输变基础好?:注册电气工程师是考供配电基础好还是发输变基础好?目前考供配电的人数是发输变的4-5倍,因为供配电的难度稍小,适用范围比较广,但是发输变的挂靠价格要稍微高些。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题型是怎样的?: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题型是怎样的?基础考试分为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均为客观题。专业考试分专业知识和专业案例两部分内容,为客观题和案例分析题。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