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师
报考指南考试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考试题库

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当前位置: 首页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历年真题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城乡规划师备考资料正文
2024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历年真题精选0627
帮考网校2024-06-27 12:59
0 浏览 · 0 收藏

2024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关于工业用地布局的表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受地价的影响,工业区适合安排在城市边缘

B.为方便企业生产协作,可设立工业园区

C.为减少工业的环境污染,可降低工业区建筑密度

D.为减少上下班交通,可以将工业与居住适当结合布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为减少和避免工业对城市的污染,应注意4个方面:减少有害气体对城市的污染、防止废水污染、防止工业废渣污染、防止噪声干扰。

2、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演变的进程为()。【单选题】

A.低水平均衡阶段-扩散阶段-极核发展阶段-高水平均衡阶段

B.低水平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扩散阶段-高水平均衡阶段

C.极核发展阶段-低水平均衡阶段-扩散阶段-高水平均衡阶段

D.极核发展阶段-扩散阶段-低水平均衡阶段-高水平均衡阶段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简单地说,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演变相应经历了低水平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扩散阶段和高水平均衡阶段等。

3、两个城市的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分别为:甲城市为15:35:50,乙城市为15:45:40。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单选题】

A.甲城市的产业结构要比乙城市更高级

B.乙城市的产业结构要比甲城市更高级

C.甲城市与乙城市在产业结构上有同构性

D.甲城市与乙城市在产业结构上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包含5个方面内容:(1)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整个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如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所占比重逐渐降低,第三产业逐渐上升,第一产业持续趋低。产业结构的位序演进将经历一、二、三次产业到二、三、一次产业,再到三、二、一次产业的转变过程。(2)工业的内部结构逐渐由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演进。(3)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在重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渐由以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中心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再进一步向以高、精、尖工业为中心演进。(4)在向区域外输出产业的过程中,逐渐由低附加值产业向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演进。(5)在产业结构的要素密集程度上,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再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演进。

4、在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用地计算中,植草砖铺设的停车位面积?()【单选题】

A.应计入道路用地

B.应计入绿地

C.按比例折算后计入绿地

D.应同时计入绿地和道路用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用地计算:(1)居住区公共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以绿地边界距宅间道路、组团道路和小区道路边缘1米为准,小区道路设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便道边缘;临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时算到道路红线;临建筑物时算到距建筑物墙脚1.5米,1.5米范围内的绿地按其面积的60%计算为公共绿地。(2)居住区公共绿地以外的其他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算到道路边缘;临建筑物时算到距建筑物墙脚1.5米,1.5米范围内的绿地按其面积的60%计算为绿地;绿地边界对.其他围墙、院墙算到其墙脚。(3)居住区公共绿地内的园林设施(包括亭、台、楼、阁、廊、喷泉、雕塑、假山石、游泳池、硬覆盖地活动场等)占地面积小于该块绿地面积30%的部分,计算为居住区公共绿地;大于30%的部分,不计算为居住区公共绿地。(4)地下建筑顶板至室外自然地面,或半地下建筑高出自然地面1米以内,且采用自然山势隐蔽式绿化布置、覆土厚度不小于0.6米的,按其面积的2/3计算为绿地。(5)独立人工造景水域按其面积的1/3计算为绿地。(6)零星乔木每株按1平方米计算绿地面积。(7)行道树的株距不大于8米时,按照其种植长度乘以1米计算为绿地。(8)空心砖种植草坪的,按其面积的25%计算为绿地。(9)屋顶和地上架空层的人工绿地覆土厚度不小于0.6米的,按其面积的25%计算为绿地。

5、下列哪些项应该纳入城市黄线管理范畴?()【多选题】

A.取水构筑物

B.水厂

C.一级泵站

D.取水点

E.水源涵养地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4号)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本办法所称城市基础设施包括:(1)城市公共汽车首末站、出租汽车停车场、大型公共停车场;城市轨道交通线、站、场、车辆段、保养维修基地;城市水运码头;机场;城市交通综合换乘枢纽;城市交通广场等城市公共交通设施。(2)取水工程设施(取水点、取水构筑物及一级泵站)和水处理工程设施等城市供水设施。(3)排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垃圾转运站、垃圾码头、垃圾堆肥厂、垃圾焚烧厂、卫生填埋场(厂);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和修造厂;环境质量监测站等城市环境卫生设施。(4)城市气源和燃气储配站等城市供燃气设施。(5)城市热源、区域性热力站、热力线走廊等城市供热设施。(6)城市发电厂、区域变电所(站)、市区变电所(站)、高压线走廊等城市供电设施。(7)邮政局、邮政通信枢纽、邮政支局;电信局、电信支局,卫星接收站、微波站;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城市通信设施。(8)消防指挥调度中心、消防站等城市消防设施。(9)防洪堤墙、排洪沟与截洪沟、防洪闸等城市防洪设施。(10)避震疏散场地、气象预警中心等城市抗震防灾设施。(11)其他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

6、关于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表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单选题】

A.在计算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时,人口数不应包括农业人口

B.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总和占建设用地比例宜为60%~75%

C.中小工矿城市的人均工业用地指标不宜小于30平方米/人

D.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地多人少的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规划入均建设用地指标,但不得大于120平方米/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在计算建设用地标准时,人口计算范围必须与用地计算范围相一致,人口数宜以非农业人口数为准;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地多人少的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规划入均建设用地指标,但不得大于150平方米/人;设有大中型工业项目的中小工矿城市,其规划入均工业用地指标可适当提高,但不宜大于30平方米/人;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总和占建设用地比例宜为60%~75%。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城市建设用地统计范围与人口统计范围必须一致,人口规模应按常住人口进行统计;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城市(镇)以及部分山地城市(镇)、人口较少的工矿业城市(镇)、风景旅游城市(镇)等,不符合规定的,应专门论证确定规划入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之比,且上限不得大于150平方米/人;工矿城市(镇)、风景旅游城市(镇)以及其他具有特殊情况的城市(镇),其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宜为25%~40%,工业用地宜为15%~30%,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宜为10%~25%,绿地与广场用地宜为10%~15%,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宜为5%~8%。

7、关于村庄规划的表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应以行政村为单位

B.应向村民公示

C.方案由县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进行技术审查

D.成果由村委会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村庄规划应主要以行政村为单位编制,范围包括整个村域,如果是需要合村并点的多村规划,其规划范围也应包括合并后的全部村域。《城乡规划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乡规划、村庄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第二十六条规定: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

8、下列哪项不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各地块规划图必须标绘的内容?() 【单选题】

A.规划各地块的界线,标注主要指标

B.各项建筑物现状

C.交通出入口方位

D.规划道路走向、线型、主要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2)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4)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他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5)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9、关于我国古代城市的表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夏代的一些城市已经有了一定的排水系统

B.战国时期的都城形成了大小套城的布局模式

C.宋开封城居住用地布局采用的是坊里制

D.元大都基本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我国古代城市主要有:(1)夏商周三代时期:夏代已经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水平,如使用陶制的排水管及采用夯打土坯筑台技术;商代城市建设已相当成熟,如早期河南偃师商城、中期郑州商城、湖北盘龙城、晚期安阳殷墟等;周代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基本成形;西周洛邑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规划理论有《周礼*考工记》、《管子*乘马篇》、《商君书》等;战国时期的都城基本形成了大小套城的布局模式。(2)秦汉时期:秦代发展“象天法地”理念,城市出现复道、道等多重城市交通系统;西汉(长安)。尚未完全按照《周礼*考工记》的形制进行,东汉(洛邑)。才充分体现。三国(邺城)。已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建业(今南京)。突出了与自然结合的思想。(3)唐宋时期:隋唐大兴(长安城)。东都洛阳采用中轴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宋代(开封城)开始居住区组织模式的改变,北宋中叶已建立较为完善的街巷制。(4)元明清时期: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采用三套方城(内城、皇城、宫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基本格局。

10、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不宜大于()。【单选题】

A.1

B.1.5

C.2.5

D.3.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为乘车出行人次与换乘人次之和除以乘车出行人次,即为城市居民平均一次出行换乘公共交通线路的次数,是衡量乘客直达程度的指标。大城市不应大于1.5,中、小城市不应大于1.3。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service@bkw.cn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推荐视频
测一测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免费测试,不要错过机会
提交
互动交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免费为您解答,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给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班主任联系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