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考试共8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为您整理第五章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权利有()。【多选题】
A.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B.当事人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C.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
D.对行政机关的处罚有异议时,有权拒绝处罚
E.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不执行行政处罚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政相对人的相关权利。为了保证行政处罚活动实务合法适当,规范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活动,防止行政违法和滥施行政处罚权,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行使陈述权,《行政处罚法》赋予行政相对人5 项权利:(1)陈述权;(2)申辩权;(3)复议权;(4)诉讼权;(5)索赔权。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知识点】行政处罚概述【考点】行政处罚的概念、特征和种类【考察方向】概念释义【难易程度】易【】
2、根据不同的标准,行政处罚有不同的分类。下列行政处罚中属于行为罚的是( )。【单选题】
A.罚款
B.销毁违禁物品
C.责令停产停业
D.没收违法所得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行为罚。又称能力罚、资格罚。即以剥夺或限制人的资格为内容的处罚。如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营业执照等。【知识点】行政处罚概述【考点】行政处罚的概念【考察方向】概念释义【难易程度】易【】
3、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同一个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给予( )的行政处罚。【单选题】
A.罚款和责令停产整顿
B.没收违法所得和责令停止生产
C.两次以上罚款
D.警告和罚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同一个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罚款的行政处罚。【知识点】行政处罚概述【考点】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考察方向】概念释义【难易程度】易【】
4、张某为某汽车制造厂机加工岗位工人,与该单位签订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工作一年后,该单位将其从机加工岗位调到喷漆岗位工作。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张某在劳动过程中职业病防护与管理的做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张某因该单位未事先告知喷漆岗位职业危害而不服从调动,用人单位因此解除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
B.张某因该单位喷漆岗位未配备职业病防护装置而不服从调动,用人单位因此解除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
C.张某因该单位未事先告知喷漆岗位的职业病危害,拒绝从事新岗位的工作
D.张某到新岗位后,该单位保持原劳动合同,未协商变更相关条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用人单位违反前两款规定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知识点】劳动过程中职业病的防护与管理【考点】用人单位职业病管理【考察方向】概念释义【难易程度】易【】
5、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可能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情形有( )。【多选题】
A.贻误事故抢救,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2人
B.贻误事故抢救,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C.毁灭、仿造、隐匿与事故有关的计算机数据,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
D.指使、串通有关人员不报、谎报事故情况,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
E.采用命令方式阻止他人报告事故情况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重伤1人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在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1)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1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3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2)实施下列行为之一,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的:①决定不报、迟报、谎报事故情况或者指使、串通有关人员不报、迟报、谎报事故情况的;②在事故抢救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③伪造、破坏事故现场,或者转移、藏匿、毁灭遇难人员尸体,或者转移、藏匿受伤人员的;④毁灭、伪造、隐匿与事故有关的图纸、记录、计算机数据等资料以及其他证据的。(3)其他严重的情节。【知识点】关于生产安全犯罪适用《刑法》的司法解释【考点】量刑情节的规定【考察方向】概念释义【难易程度】易【】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2023-06-07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