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五章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根据《刑法》规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的,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髙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列情形中,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的是()。【单选题】
A.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2人的
B.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重伤9人的
C.采用命令方式阻止他人报告事故情况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
D.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直接经济损失260万元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①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三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十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五百万元以上的;②采用暴力、胁迫、命令等方式阻止他人报告事故情况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③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知识点】关于生产安全犯罪适用《刑法》的司法解释【考点】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考察方向】概念释义【难易程度】易【】
2、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三、四级警报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单选题】
A.启动应急预案
B.组织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
C.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
D.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检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人员收集报告有关信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四条 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一)启动应急预案;(二)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三)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四)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可能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知识点】监测与预警【考点】突发事件预警【考察方向】概念释义【难易程度】易【】
3、某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监察时,发现安全监控系统不完善,决定对该煤矿企业作出行政处罚,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当场作出行政处罚的做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当场制作对该企业处8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宣读后,交付在场的企业负责人
B.当场制作对该企业处31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宣读后,交付在场的企业负责人
C.当场口头作出罚款31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10日后补办书面决定书并送达给该企业
D.当场口头作出罚款8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10日后补为书面决定书并以挂号函件方式邮寄给该企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二百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五十二条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拒绝签收的,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上注明。【知识点】行政处罚的决定【考点】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考察方向】概念释义【难易程度】易【】
4、某市安全监管部门对一安全生产许可证过期但仍组织生产的企业实施行政处罚,该企业不服行政处罚并申请行政复议。根据《行政处罚法》,在行政复议期间,该行政处罚( )。【单选题】
A.暂停执行
B.不停止执行
C.延期执行
D.中止执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知识点】行政处罚的执行【考点】执行程序【考察方向】概念释义【难易程度】易【】
5、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不能从事或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 )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单选题】
A.半
B.一
C.二
D.三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劳动合同法》延续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在赋予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的同时,也赋予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进行经济性裁员;劳动者不能从事或者胜任工作的,或者劳动合同订立时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知识点】劳动合同履行及相关权利义务【考点】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考察方向】概念释义【难易程度】易【】
2022-12-27
2022-12-27
2022-12-27
2022-12-27
2022-12-27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