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甲市乙县一大型化I企业的环氧2烧储罐区构成了重大危险源。甲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在对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储罐区与某生活水源地的安全距离不符合相关规定,需要停产并搬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负责组织实施该储罐区停产搬迁工作的是()。【单选题】
A.甲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甲市人民政府
C.乙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乙县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负责组织实施该储罐区停产搬迁工作的是乙县人民政府。
2、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单选题】
A.8;16
B.16;24
C.16;48
D.24;7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
3、下列关于安全生产检查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经常性检查一般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
B.定期检查周期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确定
C.定期检查的面广、有深度, 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D.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定期的预防检查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关于安全生产检查的说法,错误的是经常性检查一般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
4、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极限包括()。【多选题】
A.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B.最高容许浓度
C.最低容许浓度
D.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E.8h平均容许浓度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极限包括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5、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建立涵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规章制度。 下列各项不属 于安全规章制度涵盖范围的是()。【单选题】
A.生产经营单位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
B.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
C.生产经营单位的规划设计、建设安装的全过程
D.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事故预防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建立涵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规章制度。 不属 于安全规章制度涵盖范围的是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
6、根据现行法规、标准,主要依据()来确定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多选题】
A.物质毒性
B.物质放射性
C.物质燃烧特性
D.物质的凝固点
E.物质爆炸特性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根据现行法规、标准,主要依据物质毒性、物质燃烧特性、物质爆炸特性来确定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
7、事故调查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 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认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事故性质和责任认定的主要依据是()。【单选题】
A.对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问询情况
B.对事故现场目击者的问询结果
C.被验证的问询或技术鉴定结果
D.事故的经济损失和伤亡情况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事故调查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 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认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事故性质和责任认定的主要依据是被验证的问询或技术鉴定结果。
8、某建筑施工公司现在有从业人员51人,对于其安全组织保障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单选题】
A.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可以只配备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C.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D.可以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某建筑施工公司现在有从业人员51人,对于其安全组织保障的说法,正确的是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9、关于职业病预防的“三级预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第一级预防, 又称发病预防
B.第二级预防,又称保健预防
C.第三级预防,是在病人患职业病以前,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D.第一级预防是理想的方法,一般所需投入比第二级预防和第三 级预防要少,且效果更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关于职业病预防的“三级预防”,说法正确的是第一级预防是理想的方法,一般所需投入比第二级预防和第三 级预防要少,且效果更好。
10、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安全评价过程的全部工作,评价报告应包括:①目的。②概况。③评价依据。④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⑤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⑥评价单元的划分。⑦安全对策措施建议。⑧安全评价结论等内容。下列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内容的顺序表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C.①③②④⑤⑥⑦⑧
D.①③②④⑥⑤⑦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主要内容:(1)目的。(2)评价依据。(3)概况。(4)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5)评价单元的划分。(6)评价方法的选择。(7)安全对策措施建议。(8)评价结论。
2022-12-27
2022-12-27
2022-12-27
2022-12-27
2022-12-27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