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某男,43岁。咳嗽气粗,痰多黄稠,严重时痰中夹血或咳鲜血,伴胸闷烦热,汗出,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该患者禁用的中药应是( )。【单选题】
A.猪牙皂
B.黄芩
C.桑白皮
D.橘红
E.法半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该患者为咳嗽痰热壅肺证。禁用有毒,温且药性燥烈的猪牙皂。
2、中成药因剂型不同,采用的贮存养护方法也不同。除另有规定外,应避光,密闭保存,并应防冻的中成药剂型是( )。【单选题】
A.涂膜剂
B.气雾剂
C.贴膏剂
D.凝胶剂
E.流浸膏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凝胶剂除另有规定外,应避光,密闭贮存,并应防冻。
3、某女,28岁。皮肤出现红色风团,灼热剧痒,遇热加剧,得冷则减,伴有发热,恶寒,咽喉肿痛:舌红,苔薄白,脉浮数。中医诊断为瘾疹,证属风热犯表,治以消风散加减,开具的处方为:荆芥9g,防风9g,当归6g,地黄12g,苦参6g,蝉蜕6g,牛蒡子9g,知母10g,石膏(捣碎、先煎)30g。该处方中的牛蒡子,调配时应付( )。【单选题】
A.醋炙品
B.淸炒品
C.生品
D.盐炙品
E.蜜炙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牛蒡子应调付清炒品。
4、附子理中丸可用的药引和服用方法是( )。【单选题】
A.灯心草煎汤送服
B.淡盐水送服
C.黄酒送服
D.生姜煎汤送服
E.蜂蜜冲水送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等病证常用生姜和大冬送服,以增强散风寒、和脾胃之功,如九味羌活丸和附子理中丸。
5、某男,19岁。面部粟疹累累,疼痛,色红部分有脓疱,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菏黄,脉弦滑。应选用的中成药是()。【单选题】
A.黄连上清丸
B.牛黄解毒丸
C.当归苦参丸
D.牛黄淸心丸
E.防风通圣丸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痤疮一肺经风热证。症状:面部粟疹累累,色红,疼痛,或有脓疱,伴口干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治法:疏风清肺。方剂:枇杷清肺饮加减。中成药:黄连上清丸。
6、患者服中药汤剂14剂后出现恶心,纳差,乏力,肝功能检査显示:ALT105U/L,AST85U/L,85U/L,ALP85U/L。执业药师结合中药处方,分析导致此问题的可疑中药是( )。【单选题】
A.生龙骨
B.制首乌
C.茯苓
D.地龙
E.石菖蒲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何首乌有一定肝毒性,可造成肝损伤。
7、某女,55岁。全身关节肌肉疼痛较剧烈,阴雨天加重,属于寒邪所致,其病因性质是( )。【单选题】
A.凝结阻滞
B.黏腻停滞
C.沉重秽浊
D.阻遏气机
E.收缩牵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寒为阴邪,寒性凝滞,主痛。寒邪伤人,阴气偏盛,阳气受损为寒邪凝滞经脉气血,不通则痛。
8、八纲辨证中,寒热症候主要辨证的是( )。【单选题】
A.疾病部位
B.疾病原因
C.疾病性质
D.病势趋向
E.疾病传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寒热用以分别疾病的属性;表里用以分辨疾病病位与病势的浅深;虚实用以分别邪正的盛衰;疾病的基础是阴阳失调,因此,阴阳是区分疾病类别的总纲。
9、某男,57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医生辨证为虚劳气虚证应选用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四物颗粒
B.四神丸
C.四君子丸
D.龟鹿二仙膏
E.六味地黄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10、藏药七味红花殊胜丸的功能是()。【单选题】
A.淸热消炎,保肝退黄
B.淸热解毒,疏肝利胆
C.清热解毒,益肝养胃
D.清热解毒,调和滋补
E.清热消炎,通经活络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七味红花殊胜丸的功能:清热消炎,保肝退黄。
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考试与执业西药师考试除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两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
如何计算执业中药师考生的工作年限?:如何计算执业中药师考生的工作年限?执业中药师考生报名工作年限参照一下两点计算:(1)从事相关工作经历年限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该项工作时间的总和,其计算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2)全日制学历报考人员,未毕业期间经历不计入相关专业工作年限。非全日制学历:毕业前后都计入相关专业工作年限。全日制学历:只有毕业后的工作经历才计入相关专业工作年限。
今年执业中药师考试通过率高吗?:今年执业中药师考试通过率高吗?从近年执业药师考试的录取率及执业药师目前的刚需配置预测,今年执业药师考试的通过率应该不会再创新低,预计高于去年,徘徊在20%左右。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