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在药品批准文号中,字母H表示( )。【单选题】
A.生物制品
B.中药
C.化学药品
D.体外化学诊断试剂
E.进口药品分包装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药品批准文号格式: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其中字母的规律是:化学药品使用字母“H”,中药使用字母“Z”,保健药品使用字母“B”,生物制品使用字母“S”,体外化学诊断试剂使用字母“T”,药用辅料使用字母“F”,进口分包装药品使用字母“J”。
2、寒热在辨证中的最主要意义是( )【单选题】
A.辨病位的纲领
B.辨病因的纲领
C.辨病性的纲领
D.辨标本的纲领
E.辨邪正的纲领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寒热,是辨析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3、用以分辨邪正盛衰的是()。【单选题】
A.表里
B.寒热
C.虚实
D.阴阳
E.卫气营血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八纲辨证。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辨证要点,也是辨证的纲领。寒热用以分辨疾病的属性;表里用以分辨疾病病位与病势的浅深;虚实用以分辨邪正的盛衰;疾病的基础是阴阳失调,因此,阴阳是区分疾病类别的总纲。
4、虚热证的治法是( )。【单选题】
A.治热以寒
B.治寒以热
C.以热治热
D.阴病治阳
E.阳病治阴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虚热证是阴液不足所致的热证,故治法是阳病治阴。
5、便秘热秘证,应采取的治法是()。【单选题】
A.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B.益气润肠
C.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D.顺气导滞
E.清利湿热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便秘临床辨证分型及治法。热秘,治法为泻热导滞,润肠通便;气秘证,治法为顺气导滞;便秘虚秘证,治法为益气润肠;便秘冷秘证,治法为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6、火热之邪致病可见( )。【单选题】
A.汗出恶风
B.皮肤干温
C.高热抽搐
D.小便浑浊
E.筋脉拘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六淫性质及致病特点的理解。火热极盛易扰动肝风,出现神昏抽搐;又易侵入血分,迫血妄行,导致发癍出血。阳热亢奋,燔灼肝经,消灼津液,筋脉失养,引起肝风内动,故称为“热极生风”。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之时,见四肢抽搐、两目上视、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
7、便秘津亏肠燥证,治法为( )。【单选题】
A.清热润肠通腑
B.顺气行滞
C.温通开秘
D.养血润燥
E.清利湿热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便秘热结肠胃证,治法为清热润肠通腑;气滞郁结证,治法为顺气行滞;津亏肠燥证,治法为养血润燥;阳虚寒凝证,治法为温通开秘。
8、焦四仙包括( )。【多选题】
A.焦神曲
B.焦山楂
C.焦麦芽
D.焦槟榔
E.炒神曲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常见并开药名的掌握情况。焦四仙包括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焦槟榔。
9、“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 )。【单选题】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交互感应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阴阳的相互关系的理解。说明阳以阴为奇,阴以阳为偶;阴为阳守持于内,阳为阴役使于外,阴阳相互为用,不可分离。
10、热淋的常用治法是( )。【单选题】
A.清热利尿排石
B.清热利湿通淋
C.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D.补肾壮阳,利湿通淋
E.补脾益肾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热淋的常用治法是清热利湿通淋;石淋的常用治法是清热利湿,排石通淋;劳淋的常用治法是补脾益肾。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合格标准是什么?:执业中药师考试的合格标准是什么?2019年3月20日之后,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规定四年为一个考试周期。即参加全部科目考试的人员须在连续四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免试部分科目的人员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各科的满分成绩是120分,及格分数线是72分。
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