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辨证结果,应釆取的治法是( )。【单选题】
A.滋阴润肺
B.补气益肺
C.辛凉淸润
D.宣肺散寒
E.淸肝滋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肺阴虚证治法:滋阴润肺。
2、某男,58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腹胀腹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热结肠胃,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是【单选题】
A.清宁丸
B.加味保和丸
C.槟榔四消丸
D.麻仁滋脾丸
E.九制大黄丸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治疗热结肠胃之便秘的中成药:清宁丸、一清肢囊、新清宁肢囊。
3、某男,19岁。藜饮暴食而致胃痛。辨证为饮食停滞,其临床特点是( )。【单选题】
A.胃痛暴作,喜温恶寒
B.胃痛胀满,嗳腐恶食
C.胃痛隐隐,饥不欲食
D.胃脘胀痛,连及胁肋
E.胃脘灼痛,痛势急迫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胃痛饮食停滞证临床特点:胃痛胀满,嗳腐恶食,或吐不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
4、老年人因脏腑生理功能衰退,常感体力不济,神疲健忘,想服用滋补药增强体质,但选药时需辨别证候,合理使用。心脾两虚者宜选用( )。【单选题】
A.人参归脾丸
B.六味地黄丸
C.人参健脾丸
D.龟龄集
E.龟鹿二仙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老年人心脾两虚时宜服用人参归脾丸。
5、老年人因脏腑生理功能衰退,常感体力不济,神疲健忘,想服用滋补药增强体质,但选药时需辨别证候,合理使用。肾阳虚者宜选用( )。【单选题】
A.人参归脾丸
B.六味地黄丸
C.人参健脾丸
D.龟龄集
E.龟鹿二仙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老年人阳虚时宜服用温补型滋补剂,如龟龄集。
6、某男,62岁。腹胀腹痛,时胀时止,食少便溏。自行服用气滞胃痛颗粒,症状不减。辨证为脾失健运,病机为“至虚有盛候”,属于( )。【单选题】
A.实中夹虚
B.虚中夹实
C.真虚假实
D.真实假虚
E.因虚致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真虚假实证称为“至虚有盛候”,因脏腑的气血不足,运化无力所致。
7、按照对抗贮存法,宜与人参同贮的是( )。【单选题】
A.泽泻
B.西红花
C.细辛
D.灯心草
E.花椒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对抗贮存法,人参与细辛同贮。
8、某男,30岁。经常便秘,因饮酒且过量食用辛辣烤炙之品而发病。诊断为阳明潮热,其发热特征是()。【单选题】
A.午后发热,五心烦热
B.午后热甚,身热不扬
C.日哺热甚,腹痛便结
D.长期低热,劳倦则甚
E.发热烦渴,汗多脉洪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阳明潮热:以日晡潮热、腹痛便结为特征。
9、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査十对”,“十对”中有一项内容是()。【单选题】
A.对处方
B.对药品
C.对药名
D.对配伍
E.对用药合理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要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ABDE选项为“四查”,C选项为“十对”。
10、某女,42岁。近日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虚烦不安,盗汗。舌淡苔薄,脉细数。医师诊断为不寐,证屈阴血亏虚,给了天王补心丹加减。方中酸枣仁调配应付的品种是()。【单选题】
A.生品
B.麸炒品
C.醋炒品
D.淸炒品
E.盐炙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需调配清炒品的有紫苏子、莱菔子、谷芽、麦芽、王不留行、酸枣仁、蔓荆子、苍耳子、牛蒡子、白芥子等。
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这个没有绝对性。需要看自己所在地区的要求,如果你所在省市需要提交社保,你无法提供,现场审核是无法通过的。有些地区一般需要提供社保证明的前提,都是非本地户籍考生才需要,也是为了限制异地报考等情况。所以具体都以当地出示的考试通知为主。
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吗?: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根据往年考试规定,异地考试需办理转考手续。1. 考生向当地考试机构提出异地转考申请,需提交材料包括:个人申请一份(含有本人姓名,身份证号,考试名称,转入地所属省市名称,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复印件。2. 向地级市考试机构提交申请的,由地级市考试机构上报,开出证明后返回给市考试机构,由市考试机构发给考生。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