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4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患者痰少而黏难咳,咽干颧红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辨析其证候是()。【单选题】
A.肺气虚证
B.肺阴虚证
C.风寒犯肺证
D.风寒犯肺证
E.燥热犯肺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肺病的证候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风热犯肺证、燥热犯肺证。①肺阴虚证常见咳嗽较重,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并有咽喉干痒,或声音嘶哑,身体消瘦,舌红少津,脉细无力。阴虚火旺还可见咳痰带血,干渴思饮,午后发热,盗汗,两颧发红,舌质红,脉细数。以在肺病常见症状的基础上伴见阴虚内热为辨证要点。②风热犯肺证常见咳嗽,咳黄稠痰,不易咳出,甚则咳吐脓血臭痰,一般还伴咽喉疼痛、鼻流浊涕、口干欲饮等,舌尖红,脉浮数。病重者可见气喘鼻扇、烦躁不安。一般以咳嗽与风热表证共见为辨证要点。③肺气虚证常见咳喘无力,气短懒言,声音低微,或语言断续无力,稍一用力则气吁而喘,周身乏力,自汗出,面色白,舌质淡嫩,脉虚弱等。一般以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和全身功能活动减弱为辨证要点。④燥热犯肺证常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缠喉难出,鼻燥咽干,舌尖红,苔薄白少津,脉浮细而数。并常伴有胸痛或发热头痛、身酸楚等症状。一般以肺系症状表现干燥少津为辨证要点。
2、下列属于康复原则的有( )。【多选题】
A.形神共养
B.调养气血
C.调整阴阳
D.协凋脏腑
E.疏通经络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康复原则的理解。康复的原则包括形神共养和调养气血阴阳以及协调脏腑、疏通经络等。
3、临床表现为面白无华,眩晕,爪甲色淡,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脉弦细。其诊断是()。【单选题】
A.气虚证
B.心血虚证
C.肝阴虚证
D.心肝血虚证
E.肝血虚证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肝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肝血虚证常见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视力减退或雀目,或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动,妇女常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舌淡、苔白、脉弦细。一般以筋脉、爪甲、两目、肌肤等失去血的濡养以及全身血虚的表现为辨证要点。
4、能增加对消化道的刺激,甚至导致胃肠出血( )。【单选题】
A.维生素与含鞣质的中药联用
B.海藻、昆布与治疗甲亢的西药联用
C.含碱性成分的中药与奎尼丁同用
D.含碱性成分中药与氨糖苷类西药合用
E.中药药酒与水杨酸钠联用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含乙醇的中成药如各种药酒等,不可与阿司匹林、水杨酸钠等抗风湿药同服,因乙醇与水杨酸等对消化道均有刺激作用,同用后能增加对消化道的刺激性,严重者可导致胃肠出血。海藻、昆布等含碘类中药及其制剂,不宜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西药联用。因其所含的碘能促进酪氨酸的碘化,使体内甲状腺素的合成增加,不利于治疗。含碱性成分的中药及其制剂,不能与奎尼丁同用,因其能使尿液碱化,增加肾小管对奎尼丁的重吸收,从而使排泄减少,血药浓度增加,引发奎尼丁中毒。含碱性成分的中药及其制剂,不能与氨基糖苷类西药合用,因这些中药及其制剂能使机体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吸收增加,排泄减少,虽能提高抗生素的抗菌药力,但却增加了其在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使耳毒性作用增强,从而影响前庭功能,导致暂时或永久性耳聋及行动蹒跚。
5、属察苔质的内容是( )。【单选题】
A.痿软
B.红绛
C.腻腐
D.点刺
E.灰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望苔质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腻腐、剥脱、有根无根等变化。
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这个没有绝对性。需要看自己所在地区的要求,如果你所在省市需要提交社保,你无法提供,现场审核是无法通过的。有些地区一般需要提供社保证明的前提,都是非本地户籍考生才需要,也是为了限制异地报考等情况。所以具体都以当地出示的考试通知为主。
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吗?: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根据往年考试规定,异地考试需办理转考手续。1. 考生向当地考试机构提出异地转考申请,需提交材料包括:个人申请一份(含有本人姓名,身份证号,考试名称,转入地所属省市名称,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复印件。2. 向地级市考试机构提交申请的,由地级市考试机构上报,开出证明后返回给市考试机构,由市考试机构发给考生。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