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4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如上图所示,饮片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的药材是( )。【单选题】
A.
B.
C.
D.
E.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项地榆:气微,味微苦涩。B项赤芍:气微香,味微苦、酸涩。C项丹参:气微,味微苦涩。D项白术: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E项黄芩:气微,味苦。
2、《中国药典》规定,凝胶贴膏应检査( )。【单选题】
A.软化点
B.粒度
C.耐热性
D.赋形性
E.溶出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赋形性:取凝胶贴膏供试品1片,置37°C、相对湿度64%的恒温恒湿箱中30分钟,取出,用夹子将供试品固定在一平整钢板上,钢板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60°,放置24小时,膏面应无流淌现象。
3、《中国药典》规定,肿节风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是( )。【单选题】
A.七叶苷
B.异嗪皮啶
C.厚朴酚
D.连翘苷
E.杜鹃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肺节风中异嗪皮咬和迷迭香酸含量。
4、栀子中含有的栀子苷,其结构类型是( )。【单选题】
A.黄酮苷
B.环烯醚萜苷
C.三萜皂苷
D.强心苷
E.甾体皂苷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栀子苷为环烯醚萜苷。
5、按照中医常用治法理论,表里双解属于( )。【单选题】
A.温法
B.清法
C.补法
D.和法
E.消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达到祛除病邪目的的一种治法。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
6、含有乙型强心苷的中药是()。【单选题】
A.附子
B.香加皮
C.蟾蜍
D.夹竹桃
E.洋地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乙型强心苷元:甾体母核的C-17侧链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基本母核为海葱甾或蟾蜍甾。自然界中仅少数苷元属此类,如中药蟾蜍中的强心成分蟾毒配基类。
7、按升降学说理论,具有升浮和沉降二向性的中药是()。 【单选题】
A.桔梗
B.白前
C.前胡
D.紫苏
E.黄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有不少药表现为升浮与沉降皆具的二向性,如胖大海,既能清宣肺气、利咽而具升浮之性,又能清热解毒、通便而具沉降之性。前胡,既能降气祛痰而显沉降性,又能宣散风热而显升浮性。
8、《中国药典》规定,当归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是阿魏酸,其结构是( )。【单选题】
A.
B.
C.
D.
E.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项为阿魏酸。没食子酸鞣质水解后可产生没食子酸(或其缩合物)和多元醇,B项为没食子酸。组成缩合鞣质的基本单元是黄烷-3-醇,最常见的是儿茶素,C项为儿茶素。
9、关于环糊精包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
A.减少药物的刺激性
B.使药物具有靶向性
C.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
D.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E.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环糊精包合物的作用:(1)提高药物的稳定性;(2)增加药物的溶解度;(3)减少药物的刺激性,掩盖不良气味;(4)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5)使液体药物粉末化而便于制剂。
10、中药品种对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一药多基原的情况普遍存在,来源于同属2个种以上的中药是()。 【单选题】
A.珍珠
B.川贝母
C.青黛
D.葶苈子
E.杜仲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珍珠、青黛为不同科的中药,葶苈子为同科不同属的中药,杜仲来源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鱗茎。
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这个没有绝对性。需要看自己所在地区的要求,如果你所在省市需要提交社保,你无法提供,现场审核是无法通过的。有些地区一般需要提供社保证明的前提,都是非本地户籍考生才需要,也是为了限制异地报考等情况。所以具体都以当地出示的考试通知为主。
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吗?: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根据往年考试规定,异地考试需办理转考手续。1. 考生向当地考试机构提出异地转考申请,需提交材料包括:个人申请一份(含有本人姓名,身份证号,考试名称,转入地所属省市名称,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复印件。2. 向地级市考试机构提交申请的,由地级市考试机构上报,开出证明后返回给市考试机构,由市考试机构发给考生。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