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4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下列属于五行理论在情志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的是( )。【多选题】
A.思胜恐
B.惊胜思
C.恐胜喜
D.悲胜怒
E.怒胜忧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五行相生相克理论的应用。情志的五行属性中,怒属木,喜属火,思属土,悲属金,恐属水,五行相克的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即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
2、治疗方剂应该选用( )。【单选题】
A.参苓白术散
B.四君子汤
C.黄芪建中汤
D.附子理中丸或金匮肾气丸
E.逍遥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患者属于口疮脾肾阳虚证,方剂应选用附子理中九或金匮肾气九。
3、“金曰从革”指金具有的特性有( )。【多选题】
A.向下
B.肃降
C.收敛
D.条达
E.清洁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五行特性的理解和运用。“金曰从革”引申为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金。
4、患者,男,经常感到口渴,食量大,容易饥饿,小便频数而多,尿黄,最近身体消瘦明显,舌红苔薄黄,脉滑数。首选方是( )。【单选题】
A.消渴方
B.六味地黄丸
C.金匮肾气丸
D.玉女煎
E.百合固金汤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患者属于消渴的阴虚燥热证,症状为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而多、尿浑而黄、形体消瘦,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方剂应用为玉女煎。
5、身体困重,便溏,纳呆,呕恶,苔白腻,脉濡缓。诊断为( )。【单选题】
A.湿热蕴脾证
B.风湿犯表证
C.脾阳虚证
D.寒湿困脾证
E.肝脾不和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寒湿困脾证常见脘腹胀满、头身困重、食纳减少、泛恶欲吐、口不渴、便溏稀薄、小便不利,妇女带下,舌苔白腻或厚、脉迟缓而濡。一般以脾的运化功能障碍为基础,同时又有寒湿中遏的表现为辨证要点。
6、不合理用药的常见后果有( )。【多选题】
A.浪费医药资源
B.延误疾病治疗
C.导致医疗纠纷
D.造成诊断失误
E.引发药源性疾病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不合理用药的后果有:①浪费医药资源;②延误疾病的治疗;③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④造成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7、控制津液排泄,依赖气的功能是()。【单选题】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气与血关系的具体应用。血的生成与运行都依赖于气的推动和激发功能才得以正常进行。气的固摄作用,具有对体内血、津液、精等液态物质固护、统摄和控制的作用,从而防止这些物质无故流失,保证它们在体内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气化作用具体是指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
8、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气的( )。【单选题】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气化作用具体是指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
9、芜花的用量是( )。【单选题】
A.0.1-0.3g
B.1-1.5g
C.1.5-3g
D.3-9g
E.5-10g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有毒性中药用量的掌握情况。
10、不应与含酶制剂联用的中药是( )。【单选题】
A.石菖蒲
B.山茱萸
C.远志
D.地龙
E.茯苓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富含鞣质的中药大黄、山茱萸、诃子、五倍子、地榆、石榴皮、虎杖、侧柏叶等,在与淀粉酶、蛋白酶、胰酶、乳酶生等含酶制剂联用时,可与酶的酰胺徤或肽楗结合形成牢固的氢键缔合物,使酶的效价降低,影响药物的代谢。
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这个没有绝对性。需要看自己所在地区的要求,如果你所在省市需要提交社保,你无法提供,现场审核是无法通过的。有些地区一般需要提供社保证明的前提,都是非本地户籍考生才需要,也是为了限制异地报考等情况。所以具体都以当地出示的考试通知为主。
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吗?: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根据往年考试规定,异地考试需办理转考手续。1. 考生向当地考试机构提出异地转考申请,需提交材料包括:个人申请一份(含有本人姓名,身份证号,考试名称,转入地所属省市名称,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复印件。2. 向地级市考试机构提交申请的,由地级市考试机构上报,开出证明后返回给市考试机构,由市考试机构发给考生。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