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4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泄泻湿伤肠胃证的临床症状是( )。【单选题】
A.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未消化食物,嗳腐吞酸
B.泻下急迫,泻下不爽,肛门灼热,小便短黄
C.大便时溏时泻,稍进油腻食物,便次明显增多
D.黎明之时,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
E.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泄泻食伤肠胃的症状:腹痛肠鸣,泄泻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泻下伴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嗳腐呑酸,不思饮食。
2、若医师诊断正确,患儿病情又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是( )。【单选题】
A.黏膜出血
B.呼吸麻痹
C.中毒性肝炎
D.急性肾衰竭
E.中毒性休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苦杏仁中毒严重者出现昏迷、惊厥、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最后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3、治疗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朱砂安神丸
B.养血安神丸
C.泻肝安神丸
D.天王补心丸
E.柏子养心丸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治疗心脾两虚的中成药为归脾丸或柏子养心丸。
4、关于罂粟科使用管理要求的规定,下列正确的有( )。【多选题】
A.处方须有麻醉药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
B.须使用麻醉药专用处方方可调配
C.成人一次正常用毋为每天3-6g
D.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
E.须与群药一起调配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罌粟壳必须凭有麻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的淡红色麻醉处方方可调配,应与群药一起调配,不得单方发药,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三天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七天,成人一次常用量为3-6g,处方保存三年备查。
5、应采用的中医治法是( )。【单选题】
A.健脾养心
B.疏肝理气
C.清心泻火
D.滋阴补肾
E.温补心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心脾两虚的治法:健脾养心。
6、因含有雄黄,过量服用可致肝肾功能损害的中成药是()。【单选题】
A.牛黄上清丸
B.牛黄降压丸
C.牛黄解毒片
D.冠心苏合丸
E.桂枝茯苓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牛黄解毒片中主要的有毒物质为雄黄,而且含量挺大,其主要成分为三硫化二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砷除了对肝脏、肾脏、血液系统、神经系统与生殖系统有毒害作用,还会作用于蛋白质而引起过敏性病变,常见的过敏反应为皮肤丘疹样斑块、瘙痒,严重的会出现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
7、老年人服用二甲双胍时不宜同时服用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麝香保心丸
B.六味地黄丸
C.人参鹿茸丸
D.银杏叶制剂
E.柴胡舒肝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含有甘草、人参、鹿茸等成分的中成药可使降糖药的疗效降低,不宜与降糖药二甲双胍、消渴丸等联用。
8、下列配伍应用的药组中,属于不合理联用的是()。【单选题】
A.附子理中丸与四神丸
B.归脾丸与人参养荣丸
C.朱砂安神丸与天王补心丸
D.六味地黄丸与益中补气丸
E.二陈丸与平胃散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朱砂安神丸和天王补心丸均含朱砂,联用会增加有毒药味的服用量,加大不良反应,不宜联用。
9、根据中医理论,属于反治法的有( )。【多选题】
A.寒因寒用
B.寒者热之
C.通因通用
D.热者寒之
E.热因热用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反治法: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正治法: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10、包煎的中药是( )。【单选题】
A.薄荷
B.阿胶
C.蒲黄
D.鹿角霜
E.人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中药的特殊煎煮法,包煎的有花粉等微小饮片,其中蒲黄即属此类药材。
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这个没有绝对性。需要看自己所在地区的要求,如果你所在省市需要提交社保,你无法提供,现场审核是无法通过的。有些地区一般需要提供社保证明的前提,都是非本地户籍考生才需要,也是为了限制异地报考等情况。所以具体都以当地出示的考试通知为主。
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吗?: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根据往年考试规定,异地考试需办理转考手续。1. 考生向当地考试机构提出异地转考申请,需提交材料包括:个人申请一份(含有本人姓名,身份证号,考试名称,转入地所属省市名称,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复印件。2. 向地级市考试机构提交申请的,由地级市考试机构上报,开出证明后返回给市考试机构,由市考试机构发给考生。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