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4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最宜于肺胃损伤之咳血、吐血的药物是( )。【单选题】
A.白及
B.槐花
C.地榆
D.大蓟
E.小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白及性能特点:本品甘涩质黏,苦寒清泄,入肺、肝、胃经。善收敛止血,兼益肺胃,治体内外出血,最宜肺胃损伤之咳血、吐血, 以及肺痈咳吐脓血。善消肿生肌,治痈疽疮疡,初起未脓服之可消,溃久不敛敷之可愈;治烫伤、 皮肤皲裂、肛裂,外用能促进创口愈合。选项A当选。
2、麦冬性凉滋润,不适宜的病证是( )。【单选题】
A.风寒或痰饮咳嗽
B.肠燥便秘
C.阴虚劳嗽咯血
D.内热消渴
E.心烦失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麦冬主治病证:①肺热燥咳痰黏,阴虚劳嗽咯血。②津伤口渴,内热消渴。③心阴虚、心火旺的心烦失眠。④肠燥便秘。选项A正确当选。
3、某女,36岁。症见喉结两旁结块肿硬疼痛,痰多,证属痰浊凝结,医师治疗选用昆布,是因其能( )。【单选题】
A.消痰软坚
B.降气祛痰
C.化痰止咳
D.清热化痰
E.散结消肿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昆布的功效。昆布的功效为消痰软坚,利水消肿。患者喉结两旁结块肿硬疼痛为瘿瘤,痰浊凝结于颈部所致,治疗应既消痰,又软坚散结。故选A。
4、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可用于治疗热毒内蕴所致的口疮肿痛、烦躁口渴、大便秘结的儿科常用中成药是( )。【单选题】
A.小儿化毒散
B.儿感清口服液
C.活血止痛散
D.牛黄醒消丸
E.如意金黄散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小儿化毒散的功能。小儿化毒散功能为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儿感清口服液功能为解表清热,宣肺化痰;活血止痛散为骨科常用中成药;牛黄醒消丸和如意金黄散都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但属于外科及皮肤科常用中成药。故选A。
5、现代研究表明,香附的主要药理作用有( )。【多选题】
A.镇痛
B.强心
C.降血压
D.促进胆汁分泌
E.抑制子宫平滑肌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香附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抑制子宫、胃肠及气管平滑肌,促进胆汁分泌,解热,镇痛,抗炎,降血压,强心及抑菌等。故正确答案为ABCDE。
6、内服致呕吐不止,可用麝香开水冲服缓解的药物是( )。【单选题】
A.常山
B.瓜蒂
C.青蒿
D.砂仁
E.吴茱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瓜蒂使用注意:本品作用强烈,易损伤正气,故孕妇、体虚、失血及上部无实邪者忌服。若呕吐不止,用麝香0.01~0.015g,开水冲服可解。选项B正确当选。
7、能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单选题】
A.夏枯草
B.密蒙花
C.谷精草
D.决明子
E.青葙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决明子功效: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选项D当选。
8、徐长卿与路路通的共同功效除祛风外,还有( )。【单选题】
A.止痛
B.止痒
C.下乳
D.利水
E.解蛇毒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徐长卿与路路通功效的异同。徐长卿与路路通功效是祛风,止痒。徐长卿还可止痛,活血通络,解蛇毒。路路通还可利水、通经下乳。故正确答案为B。
9、既润肺养阴,又清心除烦的药是( )。 【单选题】
A.肉苁蓉
B.山药
C.何首乌
D.石斛
E.麦冬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麦冬功效: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肠通便。选项E正确当选。
10、该中成药属于( )。【单选题】
A.解表攻里剂
B.解表清里剂
C.辛凉解表剂
D.祛暑利湿剂
E.扶正解表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葛根芩连丸的主治病证及所属类别。葛根芩连丸为解表清里剂,用于表邪未解,湿热蕴结肠胃。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考试与执业西药师考试除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两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