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4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葡萄糖可在眼用液体制剂中用作( )。【单选题】
A.黏度调节剂
B.抑菌剂
C.pH值调节剂
D.渗透压调节剂
E.增溶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渗透压调节剂:常用渗透压调节剂有氯化钠、硼酸、葡萄糖、硼砂等。
2、罗布麻叶中含有的加拿大麻苷,其结构类型是( )。【单选题】
A.黄酮苷
B.环烯醚萜苷
C.三萜皂苷
D.强心苷
E.甾体皂苷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加拿大麻苷为甲型强心苷。
3、关于液体制剂质量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除另有规定外,干混悬剂应进行干燥失重检查
B.口服乳剂应按规定进行离心试验,不应有分层现象
C.口服混悬剂放置后若有沉淀物,经振摇应易再分散
D.服乳剂包括口服的O/W和W/O型液体制剂
E.口服乳剂可能会出现相分离现象,但经振摇应易再分散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口服乳剂系指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制成的供口服的稳定的水包油型乳液制剂。
4、聚乙烯醇可在眼用液体制剂中( )。【单选题】
A.黏度调节剂
B.抑菌剂
C.pH值调节剂
D.渗透压调节剂
E.增溶剂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黏度调节剂:常用的黏度调节剂有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5、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的中药,适宜的提取方法是()。【单选题】
A.冷浸法
B.连续回流提取法
C.煎煮法
D.水蒸气蒸馏法
E.升华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连续回流提取法是用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中药的成分,多用索氏提取器完成;煎煮法是中药材加入水浸泡后加热煮沸,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的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法适用于具有发挥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学成分的提取;升华法为固体物质在受热时不经过熔融直接转化为蒸气,蒸气遇冷后又凝结成固体的现象,以上方法均不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的中药。
6、肉豆蔻的炮制方法宜选用()。【单选题】
A.煨法
B.复制
C.提净
D.发芽
E.制霜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肉豆蔻的炮制方法为煨法。
7、按升降学说理论,具有升浮和沉降二向性的中药是()。 【单选题】
A.桔梗
B.白前
C.前胡
D.紫苏
E.黄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有不少药表现为升浮与沉降皆具的二向性,如胖大海,既能清宣肺气、利咽而具升浮之性,又能清热解毒、通便而具沉降之性。前胡,既能降气祛痰而显沉降性,又能宣散风热而显升浮性。
8、试卷附图如下,图示中药主含的是( )。【单选题】
A.
B.
C.
D.
E.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项为芒硝(),B项为炉甘石(),C项为滑石
9、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及须根断痕的药材是( )。【单选题】
A.白芷
B.知母
C.香附
D.天麻
E.三棱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香附:多呈纺锤形,略扁,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及须根断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气香,味微苦。
10、含脏器提取物且不含中药材原粉的口服给药制剂,按照非无菌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的要求,每10g或10ml不得检出()。 【单选题】
A.白色念珠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沙门菌
E.耐胆盐革兰氏阴性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不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的生物限度标准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lg或lml);含脏器提取物质的制剂不得检出沙门菌(10g或10ml)。
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执业中药师考试没有社保可以报考吗?这个没有绝对性。需要看自己所在地区的要求,如果你所在省市需要提交社保,你无法提供,现场审核是无法通过的。有些地区一般需要提供社保证明的前提,都是非本地户籍考生才需要,也是为了限制异地报考等情况。所以具体都以当地出示的考试通知为主。
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吗?: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根据往年考试规定,异地考试需办理转考手续。1. 考生向当地考试机构提出异地转考申请,需提交材料包括:个人申请一份(含有本人姓名,身份证号,考试名称,转入地所属省市名称,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复印件。2. 向地级市考试机构提交申请的,由地级市考试机构上报,开出证明后返回给市考试机构,由市考试机构发给考生。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