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4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与血的生成极密切的脏腑是( )。【单选题】
A.肝
B.心
C.脾胃
D.肺
E.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血的生成的理解。营气和津液是血液化生的主要物质基础,而营气和津液都是由脾胃运化转输饮食水谷精微所产生的。因此,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
2、纳呆,食无味,或拒食,形体尚可,常伴嗳气泛恶,胸闷脘痞,大便不调,面色少华,辨证为( )。【单选题】
A.乳食内积
B.脾运失健
C.脾胃气虚
D.脾气不足
E.胃阴不足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纳呆、食无味,或拒食、形体尚可、常伴嗳气泛恶、胸闷脘痞、大便不调、面色少华,所属证型为脾运失健。
3、月经量少,面色萎黄,乏力身倦,食少股胀,心悸失眠,舌淡。诊断为( )。【单选题】
A.气不摄血证
B.肝血虚证
C.脾不统血证
D.心脾两虚证
E.心血虚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心脾两虚证临床常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纳减少、腹胀、大便溏泻、倦怠乏力,舌质淡嫩、脉细弱。
4、属于蒙医理论中“三秽”的是( )。【单选题】
A.稠、稀
B.血、肉
C.赫依
D.巴达干
E.土、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蒙医理论认为,七素分别为精华、血、肉、脂、骨、髓及红或白精,是机体的构成物质;三秽稠、稀、汗等三种排泄物,是七素生化过程中的产物。
5、肝气犯胃所致胃痛的主要特征有()。【多选题】
A.胃脘刺痛
B.食后痛减
C.胃脘胀痛
D.痛连胁肋
E.嗳气痛减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胃痛肝气犯胃证的临床表现。肝气犯胃证的临床常见症状有胃脘胀痛,连及胁肋,嗳气后痛减,生气时疼痛加重。舌红,苔薄白,脉弦。
6、该脏在体为( )。【单选题】
A.肺在体为皮
B.心在体为脉
C.肾在体为骨
D.肝在体为筋
E.脾在体为肉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脏腑功能的理解。肾的系统联系中,肾在体为骨。
7、胃脘胀满而痛,拒按,暧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纳少恶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治宜( )。【单选题】
A.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B.疏肝理气,泄热和胃
C.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D.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E.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胃痛饮食停滞证的治法是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8、患者时常生气,胸闷不舒,伴见食少腹胀便溏。此属于( )。【单选题】
A.五行相乘
B.五行相侮
C.母病及子
D.子病及母
E.五行相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五行相乘相侮的理解。肝属木,脾属土,正常相克关系为木克土,即肝克脾,“肝气犯脾”为肝气过于强盛,对所胜一行的克制太过为病,故属于“相乘”传变。
9、与磷酸可待因联用能提高镇咳疗效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木防己汤
B.柴朴汤
C.小青龙汤
D.麦门冬汤
E.人参汤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麦门冬汤、滋阴降火汤等用于对老年咳嗽的镇咳,优于磷酸可待因,若酌情选择联用,可提高疗效。
10、无水氯化钙的吸潮率是( )。【单选题】
A.30%-50%
B.20%-25%
C.100%-120%
D.80%-100%
E.70%-9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生石灰块,又名氧化钙,具有取材和使用方便,成本低,吸湿率高等特点,其吸潮率可达20%-25%;无水氯化钙,是一种白色无定形的固体,呈粒状、块状或粉状,吸潮率可达100%-120%。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合格标准是什么?:执业中药师考试的合格标准是什么?2019年3月20日之后,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规定四年为一个考试周期。即参加全部科目考试的人员须在连续四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免试部分科目的人员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各科的满分成绩是120分,及格分数线是72分。
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