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3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既能养心安神,又能祛风通络的药是( )。【单选题】
A.酸枣仁
B.夜交藤
C.鸡血藤
D.龙眼肉
E.柏子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夜交藤功效:养心安神,祛风通络。选项B当选。
2、六合定中丸的功能除祛暑外,还有( )。【多选题】
A.除湿
B.和中
C.消食
D.健胃
E.解毒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六合定中丸的功能。六合定中丸为祛暑和中剂,除具有祛暑除湿功能之外,还可以和中消食。故选ABC。
3、内含朱砂,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舒筋活血片
B.活血止痛散
C.跌打丸
D.接骨丸
E.七厘散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七厘散的使用注意。七厘散内含朱砂,含有重金属汞,故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故选E。
4、理气药的功效有( )。【多选题】
A.理气调中
B.疏肝解郁
C.理气宽胸
D.行气止痛
E.破气散结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理气药的功效。理气药的功效有理气调中、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止痛、破气散结。故ABCDE均为正确答案。
5、大黄通便的合理使用方法是( )。【单选题】
A.入汤剂久煎
B.发酵后用
C.取酒蒸馏液
D.注射用
E.开水泡或后下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大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般用5~10g,热结重症用15~20g,散剂减半。外用:适量,研末敷。生大黄泻下作用强,欲攻下者宜生用,入汤剂应后下,久煎则泻下力减弱;亦可用开水泡服,或研末吞服。酒大黄,取酒上行之性,多用于上部火热之证。制大黄,泻下力减弱,活血作用较好,多用于瘀血证或不宜峻下者。大黄炭则凉血化疲止血。选项E当选。
6、能大补元气的药是( )。【单选题】
A.党参
B.人参
C.西洋参
D.太子参
E.刺五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人参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选项B正确当选。
7、既治热毒血痢,又治休息痢的药是( )。【单选题】
A.黄连
B.马齿苋
C.鸦胆子
D.穿心莲
E.白头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相似药物的主治病证。白头翁既为治热毒血痢之良药,又为治阿米巴痢疾所常用;马齿苋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善治热毒血痢、热毒疮疡、血热崩漏、便血;鸦胆子主治热毒血痢、休息痢。
8、因含有细辛而不宜长期过量服用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解肌宁嗽丸
B.小儿咳喘灵颗粒
C.鹭鸷咯丸
D.清宣止咳颗粒
E.儿童清肺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鹭鸶咯丸的使用注意亊项。鹭鸶咯丸含有细辛,有小毒,不宜长期过量服用。故选C。
9、仙茅除温肾壮阳外,还能( )。【单选题】
A.续筋接骨
B.固精缩尿
C.固冲安胎
D.祛寒除湿
E.补脾止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仙茅功效: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寒除湿。选项D正确当选。
10、治疗牙龈肿痛可选( )。【多选题】
A.防风
B.山豆根
C.羌活
D.石膏
E.黄连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山豆根主治病证:(1)火毒蕴结之咽喉肿痛,肺热咳嗽。(2)牙龈肿痛,痈肿疮毒,湿热黄疸。石膏主治病证:(1)温病气分高热。(2)肺热咳喘。(3)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4)疮疡不敛,湿疹,水火烫伤,外伤出血。黄连主治病证:(1)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2)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3)肝火犯胃呕吐吞酸。(4)血热妄行吐衄,痈疽肿毒,目赤肿痛,耳道疖肿,湿热疮疹。选项BDE当选。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考试与执业西药师考试除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两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