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3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胖大海的主治病证不包括( )。【单选题】
A.肺热声哑
B.痰热咳嗽
C.燥热便秘
D.肠热便血
E.痔疮肿痛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胖大海的主治病证。胖大海上入肺经能清宣肺气,治肺失清肃之肺热声哑,痰热咳嗽;下入大肠而能清热通便,治燥热便秘,肠热便血。马兜铃清肠疗痔,治痔疮肿痛、出血。故选E。
2、该药除了用治上述病证,还能用治( )。【单选题】
A.肺热咳喘
B.血热脱发
C.手足皲裂
D.温中止痛
E.跌打损伤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白及的主治病证。白及能消肿生肌,可用治手足皲裂。故选C。
3、上述病证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如意金黄散
B.当归苦参丸
C.京万红软膏
D.生肌玉红膏
E.紫草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京万红软膏的主治。京万红软膏的主治为水、火烫伤,疮疡肿痛、创面溃烂。故选C。
4、既活血,又行气的药物有( )。【多选题】
A.水蛭
B.郁金
C.莪术
D.益母草
E.延胡索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郁金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莪术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延胡索功效:活血,行气,止痛。选项A、D没有行气的功效故不当选,选项BCE当选。
5、某患者平素咳嗽气短,近日喘促、胸闷加重,且伴有咽干、盗汗、小便频数等。诊为肾不纳气所致,治宜补肾纳气,涩精止遗。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降气定喘丸
B.七味都气丸
C.人参保肺丸
D.二母宁嗽丸
E.养阴清肺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止咳平喘剂中成药七味都气丸的主治病证。七味都气丸用于肾不纳气所致的喘促、胸闷、久咳、气短、咽干、遗精、盗汗、小便频数等,具有补肾纳气,涩精止遗之功。故选B。
6、关于该中成药的使用注意,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孕妇慎用
B.有无感染均可使用
C.若用药后出现皮肤过敏反应需及时停用
D.只能外用
E.用药期间忌食辛辣、海鲜食物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烧、烫伤感染者禁用。孕妇慎用。若用药后出现皮肤过敏反应需及时停用。不可内服。不可久用。用药期间忌食辛辣、海鲜食物。故选B。
7、既能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又能用于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麝香保心丸
B.稳心颗粒
C.参松养心胶囊
D.冠心苏合滴丸
E.益心舒胶囊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中成药的主治病证。麝香保心丸既能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也能用于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故选A。
8、五子衍宗丸的功能是( )。【单选题】
A.温肾化气
B.温补肾阳
C.补肾强腰
D.补肾益精
E.滋肾补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五子衍宗丸的功能是补肾益精,故选D。
9、能清热生津,利尿,用于小便短赤,热淋涩痛的药是( )。【单选题】
A.淡竹叶
B.芦根
C.栀子
D.天花粉
E.知母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相似药物的功效及应用。淡竹叶、芦根、栀子均能清热利尿,淡竹叶可用于心火上炎并移热于小肠之口疮、尿赤之证;栀子能清泄三焦湿热,可用于湿热黄疸,热淋,血淋;芦根兼能生津。
10、某女,25岁。月经不调1年余,症见经水量少、淋沥不净,医师建议服用益母草颗粒,因其能( )。【单选题】
A.养血调经
B.暖宫调经
C.活血凋经
D.固经止带
E.调经止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益母草功善活血祛瘀、调经,为治瘀血性经产病证之要药。故益母草颗粒善治瘀血停滞所致的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绝等。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考试与执业西药师考试除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两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