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3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性温,善治中风半身不遂的药物是( )。【单选题】
A.蝉蜕
B.蕲蛇
C.熊胆
D.干漆
E.地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蕲蛇的主治病证。蕲蛇甘咸性温,主治病证是风湿痹痛,筋脉拘孪,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肢体麻木等。故正确答案为B。
2、牛膝与川牛膝的共同功效有( )。【多选题】
A.活血通经
B.利尿通淋
C.引血下行
D.通利关节
E.补肝肾,强筋骨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牛膝与川牛膝均有活血通经,利尿通淋,引血下行之功。牛膝还可补肝肾,强筋骨,而川牛膝不具有此功能;川牛膝还可通利关节,而牛膝不具有此功能。故选ABC。
3、除治痹痛拘挛外,还可治脚气肿痛的药物是( )。【单选题】
A.独活
B.木瓜
C.桑寄生
D.鹿衔草
E.伸筋草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木瓜、伸筋草的主治病证。两药均善舒筋活络。木瓜的主治病证是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湿浊中阻所致吐泻转筋,消化不良证。故正确答案为B。
4、治疗小儿脾胃不和、痰食阻滞,症见停食停乳、腹胀便秘、痰盛喘咳。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B.健脾消食丸
C.一捻金
D.小儿咳喘灵颗粒
E.肥儿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一捻金的主治病证。一捻金主治脾胃不和、痰食阻滞所致的积滞,症见停食停乳、腹胀便秘、痰盛喘咳;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主治小儿饮食积滞、痰热蕴肺所致的咳嗽。故选C。
5、患者,女,45岁。近日心悸不安、气短乏力、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盗汗等。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心络瘀阻证,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心可舒胶囊
B.通心络胶囊
C.诺迪康胶囊
D.参松养心胶囊
E.稳心颗粒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中成药的主治病证。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均属于益气养阴活血剂,均可用于气阴两虚,心络瘀阻证,但前者还具有清心安神之功。心可舒胶囊属于活血行气剂,适用于气滞血瘀证;通心络胶囊、诺迪康胶囊属于益气活血剂,适用于气虚血瘀证。故选D。
6、医师处方中桑白皮的正确用法是( )。【单选题】
A.生用
B.蜜炙
C.炒焦
D.炒炭
E.蒸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桑白皮在泻肺平喘时宜蜜炙用,利水消肿时宜生用。故选B。
7、理中丸的药物组成有( )。【多选题】
A.炮姜
B.桂枝
C.党参
D.炙甘草
E.土白术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理中九的药物组成有:炮姜、党参、土白术、炙甘草。
8、生姜除发汗解表外,还能( )。【单选题】
A.温肺止咳
B.利水
C.解痉
D.安胎
E.助阳化气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生姜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选项A当选。
9、罗布麻叶的主治病证有()。【多选题】
A.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B.温毒发斑
C.水肿
D.小便不利
E.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罗布麻叶的主治病证。罗布麻叶主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水肿,小便不利。故正确答案为ACDE。
10、主治寒凝气滞、脘痛吐酸、胸腹胀满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香砂平胃丸
B.香砂养胃颗粒
C.良附丸
D.小建中合剂
E.附子理中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相似中成药主治的鉴别。香砂平胃丸与香砂养胃丸均治湿浊中阻证,但香砂养胃颗粒兼温中,治胃阳不足;香砂平胃丸兼和胃止痛,治脾胃不和;良附丸既温胃,又理气,故用于寒凝气滞证;附子理中丸温补中焦力强,故用于脾胃虚寒证。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考试与执业西药师考试除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两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