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3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九章 中药的合理应用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与含有皂苷成分中药联用,会导致皂苷水解失效的药是( )。【单选题】
A.酸性较强的药
B.碱性较强的药
C.含金属离子的药
D.磺胺类药
E.抗生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含有皂苷成分的中药,如人参、三七、远志、桔梗等,不宜与酸性较强的药物合用。因在酸性环境与酶的作用下,皂苷极易水解失效。
2、与丙谷胺联用治消化性溃疡有协同作用的中药有( )。【多选题】
A.三七
B.甘草
C.丹参
D.白芍
E.冰片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丙谷胺与甘草、白芍、冰片一起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协同作用,并已制成复方丙谷胺(胃丙胺)。
3、使用者易于掌握,应用方便属于( )。【单选题】
A.安全
B.有效
C.简便
D.高效
E.经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合理应用中药的基本原则是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安全是指用药时应首先考虑药物是否安全,是否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有效是指在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保证所用药物对所防治疾病有效,治愈或缓解患者病痛或强健用药者的身体素质。简便是指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力争做到所选药物的使用方法简便易行。经济是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力争做到所选药物用法简便的同时,还必须做到用药不滥,经济实用,减少卫生资源的消耗。
4、联用可增强疗效的是( )。【单选题】
A.大黄与多酶片
B.氢氧化铝与酸性强的中药
C.诃子与林可霉素
D.复方枇杷糖浆与洋地黄
E.黄连解毒汤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西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黄连解毒汤、大柴胡汤等与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剂联用,可增强疗效。鞣质较多的中药及其中成药,如五倍子、地榆、诃子、石榴皮、大黄等,不可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及红霉素、利福平、灰黄霉素、制霉菌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新霉素、氨苄西林等同时服用,因同服后可生成鞣酸盐沉淀物,不易被吸收,从而降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疗效。鞣质较多的中药及其中成药,如五倍子、地榆、诃子、石榴皮、大黄等,不可与胃蛋白酶合剂、淀粉晦、多酶片等消化酶类药物联用。因这些酶类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蛋白质,含有肽健或酰胺键,极易与鞣质结合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氢键络合物而改变其性质,不易被胃肠道吸收,从而引起消化不良、纳呆等症状。含麻黄碱的中药及其中成药,如复方川贝精片、莱阳梨止咳糖浆、复方枇杷糖浆等,不可与强心药、降压药联用。因麻黄碱会兴奋心肌受体、加强心肌收缩力,与洋地黄、地高辛等联用时,可使强心药的作用增强,毒性增加,易致心律失常及心衰等毒性反应。
5、不能与胰岛素等治疗糖尿病西药同服的是( )。【单选题】
A.与异烟肼联用会降低疗效
B.不能与含雄黄类中成药联用
C.山楂、五味子、山茱萸
D.蜂蜜等含糖较多的中药
E.含鞣质较多的中药或中成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蜂蜜、饴糖等含糖较多的中药及其制剂,不可与胰岛素、格列本脲等治疗糖尿病的西药同用,以免影响药效。含鞣质较多的中药或中成药,不可与维生素合用,因合用后会在体内产生永久性结合物,并排出体外而丧失药效。含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的中药及中成药,不能与异烟肼联用,因异烟肼分子中含有肼类官能团,与上述中药同服后,既会产生螯合效应,生成异烟肼与钙、铝、镁、铁、铋的螯合物,妨碍机体吸收;又能影响酶系统发挥干扰结核杆菌代谢的作用,从而降低疗效。含雄黄类的中成药,不能与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及亚铁盐类西药合服,因雄黄所含硫化砷具有氧化还原性,遇上述无机盐类后即生成硫化砷酸盐沉淀物,既阻止西药的吸收,又使含雄黄类的中成药失去原有的疗效,并有导致砷中毒的可能。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考试与执业西药师考试除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两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