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
报考指南考试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考试题库

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当前位置: 首页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历年真题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执业中药师备考资料正文
2023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历年真题精选0206
帮考网校2023-02-06 12:24
0 浏览 · 0 收藏

2023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患者服中药汤剂14剂后出现恶心,纳差,乏力,肝功能检査显示:ALT105U/L,AST85U/L,85U/L,ALP85U/L。执业药师结合中药处方,分析导致此问题的可疑中药是( )。【单选题】

A.生龙骨

B.制首乌

C.茯苓

D.地龙

E.石菖蒲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何首乌有一定肝毒性,可造成肝损伤。

2、某女,36岁。胃脘胀痛,连及胁肋,善太息,生气后症状加重,食欲不振;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应选用的方剂是( )。【单选题】

A.柴胡疏肝散加减

B.黄芪建中汤加减

C.良附丸加减

D.左金丸加减

E.保和丸加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辨证要点胃脘胀痛。连及胁肋,善太息辨证为肝胃不和,选择方剂为柴胡疏肝散。

3、某女,55岁。大便艰涩,排出困难,腹冷腹痛,小便清长,畏寒喜暖,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应选用的方剂是()。【单选题】

A.六磨汤加减

B.麻子仁丸加减

C.润肠丸加减

D.半硫丸加减

E.大承气丸加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便秘一阳虚寒凝证,症状: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畏寒喜暖,面色恍白,唇淡口和,腹冷腹痛。舌淡苔白。脉沉迟。治法:温通开秘。方剂:半硫丸或附桂八味丸加减。中成药:桂附地黄丸与麻仁滋脾丸合用。

4、按照对抗贮存法,宜与牡丹皮同贮的是( )。【单选题】

A.土鳖虫

B.蛤蚧

C.人参

D.泽泻

E.荜澄茄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牡丹皮与泽泻、山药同贮。

5、某女,45岁。不耐寒热,头晕,乏力,神疲自汗盗汗;舌淡少津,苔薄白,脉沉细。医生辨证为虚劳阴阳两虚证。应选用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四物颗粒

B.四神丸

C.四君子丸

D.龟鹿二仙膏

E.六味地黄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6、脾肾阳虚,水饮内停,常见的舌形是( )。【单选题】

A.胖嫩舌

B.齿痕舌

C.瘦薄舌

D.裂纹舌

E.芒刺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若舌体胖嫩,色淡,多属脾肾阳虚,津液不化。

7、执业药师审核处方时,应指出玉女煎加味处方存在的问题是( )。【单选题】

A.煅石膏应是生石膏

B.熟地黄应是生地黄

C.麦门冬应是天门冬

D.怀牛膝应是川牛膝

E.知母应是浙贝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玉女煎处方中应为生石骨。

8、某女,36岁。带下色白,量多稀薄,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小便频数,大便溏薄,舌质淡润,苔薄白,脉沉迟,其证候是()。【单选题】

A.湿热

B.痰湿

C.肾虚

D.肝郁

E.脾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带下过多的辨证。肾虚带下: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淋漓不尽,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小便频数,大便溏薄。舌淡润,苔薄白,脉沉迟。湿热下注: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或赤白相兼,状如米泔,臭秽难闻,小腹疼痛,腰骶酸痛,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脾虚湿盛: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淋漓不断,神倦乏力,四肢不温,纳少便溏,两足跗肿,面色白。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

9、某男,32岁。近3天所在单位多人发热,患者1天前突然发热,髙热不退,寒战,周身酸痛,无汗,口干,咽喉疼痛,舌质红,苔黄,脉浮数。应选用的中医治法是()。【单选题】

A.辛凉解表

B.辛温解表

C.益气解表

D.解表除湿

E.清热解毒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感冒一时性感冒证,治法应为清热解毒。

10、小儿机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论在肌肤脏腑、筋骨、津液等方面均柔弱不足,新陈代谢旺盛,吸收、排泄都较快,对药物敏感性强,关于小儿用药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小儿得病急,变化快,因此要及时用药

B.小儿外有表邪,内有火热之发热,宜用苦寒退热之品

C.小儿脏气清灵,若为风热表证,当以辛凉解散表邪

D.小儿脾气不足,治疗宜佐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之品

E.小儿出现壮热、烦躁、惊风等症,宜佐以平肝息风之品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小儿用药原则:1)用药及时,用量宜轻。2)宜用轻清之品。小儿脏器清灵,对大苦、大辛、大寒、大热、攻伐和药性猛烈的药物要慎用。对外有表邪,内有火热之发热,仍以辛凉解表。顺其大热之势清而扬之,不宜用苦寒退热之品,以免闭遏邪气于里,攻伐正气;如属必用,则宜少量,中病即止。3)宜佐健脾和胃之品。4)宜佐凉肝定惊之品。5)不宜滥用滋补之品。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service@bkw.cn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测一测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免费测试,不要错过机会
提交
互动交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免费为您解答,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给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班主任联系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