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四氢异喹啉碱性比异喹啉碱性强是因为( )。【单选题】
A.诱导效应
B.空间效应
C.氢键效应
D.氮原子的杂化方式
E.溶剂效应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碱碱性强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生物碱分子碱性强弱随杂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强, 即>>sp。四氢异喹啉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异喹啉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2、用溶剂法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有( )。【多选题】
A.超声提取法
B.回流提取法
C.渗漉法
D.升华法
E.水蒸气蒸馏法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从药材中提取化学成分的方法有溶剂法、水蒸气蒸馏法及升华法等。用溶剂法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有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超临界萃取法等。选项ABC正确当选。
3、《中国药典》规定细辛的入药部位是( )。【单选题】
A.全草
B.根
C.根茎
D.根及根茎
E.地上部分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细辛的入药部位。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
4、炮制后增强健胃止泻作用,多用于脾虚泄泻的药物是( )。【单选题】
A.马钱子
B.枳壳
C.延胡索
D.斑蝥
E.白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土炒白术,借土气助脾,补脾止泻力胜,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选项E正确当选。
5、松花粉的入药部位是( )。【单选题】
A.花蕾
B.花柱
C.雄蕊
D.花粉
E.花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花类中药入药部位。松花粉的入药部位是花粉。
6、附子的原植物及其用药部位是( )。【单选题】
A.草乌的块根
B.乌头的主根
C.北乌头的主根
D.乌头子根的加工品
E.北乌头子根的加工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附子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选项D正确当选。
7、药用部位为带叶茎枝的是( )。【单选题】
A.紫花地丁
B.麻黄
C.穿心莲
D.通草
E.槲寄生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全草类中药药用部位。通草的药用部位是茎髄部。
8、苦味的作用特点是( )。【单选题】
A.能补、能缓
B.能泄、能坚
C.能软、能下
D.能收、能涩
E.能散、能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苦能泄、能燥、能坚。选项B正确当选。
9、下列关于缓释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
A.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宜制成缓释制剂
B.生物半衰期很长的药物不宜制成缓释制剂
C.可克服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
D.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
E.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缓释制剂的特点及制法。与普通制剂比较,缓释、控释制剂具有以下特点。①药物治疗作用持久、毒副作用小、用药次数显著减少,且能增加患者顺应性;②药物可缓慢地释放进入体内,血药浓度的“峰谷”波动小,可避免超过治疗血药浓度范围的毒副作用,又能保持在有效浓度治疗范围(治疗窗)之内以维持疗效。生物半衰期很短或很长的药物、单服剂量很大的药物、药效剧烈、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律、吸收差或吸收易受影响的药物、需在肠道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都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制剂。
10、切面黄绿色,黄棕色或棕褐色,内皮层环纹明显, 散在“筋脉”小点的饮品是( )。【单选题】
A.莪术
B.绵马贯众
C.何首乌
D.胡黄连
E.白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莪术体重,质坚实。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蜡样,内皮层环纹明显,散在“筋脉” 小点。气微香,味微苦而辛。选项A正确当选。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考试与执业西药师考试除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两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