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生千金子内服量是( )。【单选题】
A.0.06-0.6g
B.0.3-0.6g
C.1-2g
D.3-6g
E.10-15g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有毒性中药用量的掌握情况。
2、淡白舌可见于( )。【单选题】
A.阳虚证
B.实热证
C.虚热证
D.阴虚证
E.外感风热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望舌色。较正常舌色浅淡,称为淡白舌。主虚寒证,为阳气虚弱,气血不足之象。阳虚血少,气血不荣,故舌色淡白,常见于阳虚、血虚的病证。
3、形成瘀血的原因有( )。【多选题】
A.气虚
B.气滞
C.寒凝
D.痰浊
E.外伤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瘀血形成的理解。瘀血形成的因素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各种致病因素导致人体气虚、气滞、寒凝、血热、津亏、痰浊等,使气血运行失调,血液运行不畅,凝滞而形成瘀血。二是由于外伤,伤及肌肉、筋骨、甚至内脏,直接导致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4、处方对产地提出要求的药名是( )。【单选题】
A.紫丹参
B.香白芷
C.明天麻
D.炒山药
E.田三七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与药名有关的术语,包括炮制、修治、产地、品质、采时与新陈、颜色与气味等内容。
5、湿邪困阻气机所致疼痛的特点是( )。【单选题】
A.胀痛
B.冷痛
C.隐痛
D.重痛
E.绞痛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重痛疼痛并伴有沉重的感觉称为重痛。多见于头部、四肢及腰部,多因湿邪困遏气血所致。湿性重浊而黏腻,湿滞于经脉,则令人有沉重的感觉。如头沉而痛,四肢困重疼痛,腰重坠而痛者,均属湿证。
6、金匮肾气丸治疗喘证适用于( )。【单选题】
A.风寒闭肺证
B.肾不纳气证
C.痰热郁肺证
D.心阳不振证
E.心虚胆怯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喘证的肾不纳气证用金匮肾气丸治疗。
7、与血液运行相关的脏有( )。【多选题】
A.肾
B.脾
C.肺
D.肝
E.心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血的运行的理解。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肝主藏血、脾主统血,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心、肺、肝、脾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
8、“寒者热之”的治疗方法适用于( )。【单选题】
A.实寒证
B.实热证
C.虚寒证
D.虚热证
E.阴阳两虚证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的理解和运用。阴偏盛而导致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疗方法。
9、与含有机酸成分的中药联用导致药效降低或失去的西药有( )。【多选题】
A.碳酸钙
B.氢氧化铝
C.氨茶碱
D.枸橼酸镁
E.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含有机酸成分的中药如乌梅、山茱萸、陈皮、木瓜、川芎、青皮、山楂、女贞子等,与一些城性药物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钙、碳酸钙、枸橼酸镁、碳酸氢钠、氨茶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合用时,会发生酸碱中和而降低或失去药效。
10、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是( )。【单选题】
A.头痛头晕,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苦,脉弦数
B.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胁痛颧红,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C.头痛眩晕,面白神疲,心悸,舌淡脉细
D.头痛眩晕,少寐,遗精盗汗,舌红少苔
E.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头重脚轻,舌红少苔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常见眩晕耳鸣、胁痛目涩、面部烘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一般以肝病症状和阴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
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吗?:执业中药师考试可以异地考试。根据往年考试规定,异地考试需办理转考手续。1. 考生向当地考试机构提出异地转考申请,需提交材料包括:个人申请一份(含有本人姓名,身份证号,考试名称,转入地所属省市名称,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复印件。2. 向地级市考试机构提交申请的,由地级市考试机构上报,开出证明后返回给市考试机构,由市考试机构发给考生。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合格标准是什么?:执业中药师考试的合格标准是什么?2019年3月20日之后,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规定四年为一个考试周期。即参加全部科目考试的人员须在连续四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免试部分科目的人员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各科的满分成绩是120分,及格分数线是72分。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