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酒作为炮制辅料,其作用是( )。【单选题】
A.引药入肝,散瘀止痛
B.祛瘀散寒,行水消肿
C.活血通络,祛风散寒
D.强筋健骨,软坚散结
E.润肠通便,解毒生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酒,性大热,味甘,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
2、关于眼用制剂质量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眼用制剂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5周
B.供外科手术用的眼用制剂不得添加抑菌剂
C.眼内注射溶液应采用一次性包装
D.急救用的眼用制剂不得添加抗氧剂
E.眼用半固体制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5g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眼用制剂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
3、传统中药丸剂所包药物系用处方中药物极细粉作为包衣材料,根据处方,清热解毒中药丸剂常包( )。【单选题】
A.朱砂衣
B.黄柏衣
C.雄黄衣
D.青黛衣
E.赭石衣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药物衣包衣材料是处方药物制成的极细粉,本身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用于包衣既可首先发挥药效,又可保护丸粒、增加美观。常见的药物衣有朱砂衣(镇静、安神、补心类药物常用)、黄柏衣(利湿、渗水、清下焦湿热的药物常用)、雄黄衣(解毒、杀虫类药物常用)、青黛衣(清热解毒类药物常用)、百草霜衣(清热解毒类药物常用)等。
4、处方中姜半夏长于()。【单选题】
A.清痰行水,降气止呕
B.燥湿清痰,下气除满
C.温肺祛痰,利气散结
D.温中化痰,降逆止呕
E.清化热痰,降逆止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姜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能与主治:降逆止呕。用于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
5、分离原理主要为氢键缔合的吸附剂是()。 【单选题】
A.活性炭
B.聚酰胺
C.硅藻土
D.氧化铝
E.反向硅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分离的原理。聚酰胺吸附色谱法原理为氢键吸附。活性炭为非极性吸附剂可脱色。硅藻土为分配柱色谱。氧化铝为极性吸附剂,适用于碱性物质的分离。
6、洋地黄毒苷为( )。【单选题】
A.五碳醛糖
B.糖醛酸
C.六碳醛糖
D.2,6-去氧糖
E.二糖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洋地黄毒苷为2,6-去氧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略溶于氯仿,微溶于乙醇、乙醚,不溶于水。
7、中药中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的常用方法有()。【多选题】
A.质谱
B.紫外光谱
C.红外光谱
D.核磁共振谱
E.高效液相色谱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中药中有机化合物节后鉴定的常用方法:确定分子式并计界不饱和度;质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
8、干燥根茎和叶茎残基入药的药材是()。【单选题】
A.白及
B.虎杖
C.威灵仙
D.石菖蒲
E.绵马贯众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可入药。
9、祛风湿药雷公藤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单选题】
A.抗病原体
B.抑制免疫功能
C.调解肠胃功能
D.调解神经功能
E.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雷公藤的作用:抗肿瘤、抗炎、对免疫的影响。
10、处方调配复核,见有不规则形状块,长1-2cm,表面白色至类白色,略粗糙或平坦,质坚硬,气微的饮片是()。【单选题】
A.生姜
B.茯苓
C.厚朴
D.姜半夏
E.紫苏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茯苓,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如何计算执业中药师考生的工作年限?:如何计算执业中药师考生的工作年限?执业中药师考生报名工作年限参照一下两点计算:(1)从事相关工作经历年限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该项工作时间的总和,其计算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2)全日制学历报考人员,未毕业期间经历不计入相关专业工作年限。非全日制学历:毕业前后都计入相关专业工作年限。全日制学历:只有毕业后的工作经历才计入相关专业工作年限。
今年执业中药师考试通过率高吗?:今年执业中药师考试通过率高吗?从近年执业药师考试的录取率及执业药师目前的刚需配置预测,今年执业药师考试的通过率应该不会再创新低,预计高于去年,徘徊在20%左右。
2020执业中药师考试报考对学历有什么要求?:2020执业中药师考试报考对学历有什么要求?2020执业中药师考试最低学历要满足大专学历。报考学历(学位)目前的要求是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既可以报考执业药师考试。2021年起,中专学历将不能报考执业药师考试。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