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既能散结消肿,又能通络止痛的药是( )。【单选题】
A.斑蝥
B.马钱子
C.升药
D.砒石
E.硼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相似药物的功效。斑蝥的功效是攻毒蚀疮,破血逐瘀,散结消癥。马钱子的功效是散结消肿,通络止痛。硼砂的功效是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
2、瓦楞子不具有的功效是( )。【单选题】
A.消痰
B.软坚散结
C.定惊
D.制酸止痛
E.化瘀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瓦楞子功效: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选项C当选。
3、某患者,风热感冒初起,症见头痛,咳嗽,口干,咽痛,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感冒清热颗粒
B.铃羊感冒片
C.正柴胡饮颗粒
D.莲花清瘟胶囊
E.桑菊感冒片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桑菊感冒片的主治证。桑菊感冒片主治风热感冒初起,见有头痛,咳啦,口干,咽痛。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用于风寒感冒;羚羊感冒片用于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症见发热恶风、头痛头晕、咳嗽、胸闷、咽喉肿痛;莲花清瘟胶囊用于流行性感冒属热毒滞肺证,症见发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故选E。
4、某女,30岁,产后1月,症见乳房红肿疼痛,发热。医嘱外敷芒硝,因其除泻下软坚外,又能( )。【单选题】
A.通经,下乳
B.清热,化痰
C.解毒,消肿
D.清热,固乳
E.活血,通乳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芒硝味咸性寒,内服能泻下,软坚;外用除能清热外,又能回乳。故正确答案为D。
5、桃仁的功效有( )。 【多选题】
A.活血祛瘀
B.理气止痛
C.止咳平喘
D.润肺通经
E.凉血消癥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桃仁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选项AC当选。
6、为了增强上方行气宽中、发散风寒之力,最易选配的药是( )。【单选题】
A.荆芥
B.生姜
C.麻黄
D.紫苏
E.苍耳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紫苏功效:发表散寒,行气宽中, 安胎,解鱼蟹毒。五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紫苏具有行气宽中,发散风寒的功效,故D选项正确当选。
7、香薷治阴暑的最佳服用方法是( )。【单选题】
A.水煎凉服
B.水煎温服
C.浓煎温服
D.研末冲服
E.为丸吞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香薷发汗解暑宜水煎凉服,利水退肿须浓煎服或为丸服。选项A正确当选。
8、性凉,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止血、清热利湿的药物是( )。【单选题】
A.水蛭
B.刘寄奴
C.丹参
D.北刘寄奴
E.三棱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北刘寄奴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止血,清热利湿。性味归经:苦,凉。归脾、胃、肝、胆经。选项D当选。
9、关于诺迪康胶囊的使用注意,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孕妇慎用
B.月经期妇女慎用
C.治疗期间,心绞痛持续发作,宜加用硝酸酯类药
D.若出现剧烈心绞痛、心肌梗死,应及时救治
E.孕妇禁用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其使用注意为孕妇及月经期妇女慎用;治疗期间,心绞痛持续发作,宜加用硝酸酯类药;若出现剧烈心绞痛、心肌梗死,应及时救治。
10、既能清心热,又能利塚,善于治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的药有( )。【多选题】
A.金银花
B.连翘
C.芦根
D.竹叶
E.淡竹叶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连翘、竹叶和淡竹叶的清热利尿的作用特点。三者都入心经,都可以清心火,又能利尿,用于治疗心火上炎和心热下移小肠之证;金银花不能利尿,芦根虽能清热,又能利尿,但不入心经。故选BDE。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考试与执业西药师考试除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两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