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片剂制备过程中,辅料碳酸氢钠用作( )。【单选题】
A.润滑剂
B.润湿剂
C.黏合剂
D.崩解剂
E.吸收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碳酸氢钠使片剂从一个整体的片状物迅速裂碎成许多细小颗粒的物质,有利于片剂中主药的溶解和吸收。
2、除另有规定外,不需进行崩解时限检査的片剂是()。 【单选题】
A.含片
B.咀嚼片
C.舌下片
D.肠溶片
E.可溶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除咀嚼片是不需要进行崩解时限检查的片剂,其他选项均必须检查。
3、理气药枳壳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单选题】
A.抗病原体
B.抑制免疫功能
C.调解肠胃功能
D.调解神经功能
E.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枳壳性苦、辛、酸、温,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主治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
4、产地加工时,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时,再烘干的是( )。【单选题】
A.黄芩
B.当归
C.续断
D.香附
E.射干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续断,中药名。又名和尚头,为川续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因能“续折接骨”而得名。秋季采挖,除去根头及须根,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时,再烘干。
5、来源于木犀科,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的药材是( )。【单选题】
A.五味子
B.小茴香
C.女贞子
D.枸杞子
E.栀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女贞子,别名女贞实、冬青子、蜡树、鼠梓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该品呈卵形、椭圆形或肾形,长6-8.5mm,直後3.5-5.5mm。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
6、活血化瘀药丹参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单选题】
A.抗病原体
B.抑制免疫功能
C.调解肠胃功能
D.调解神经功能
E.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7、醋作为炮制辅料,其作用是( )。【单选题】
A.引药入肝,散瘀止痛
B.祛瘀散寒,行水消肿
C.活血通络,祛风散寒
D.强筋健骨,软坚散结
E.润肠通便,解毒生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醋,味酸、苦,性温。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止痛、矫味矫臭等作用。
8、传统中药丸剂所包药物系用处方中药物极细粉作为包衣材料,根据处方,清下焦湿热类中药丸剂常包( )。【单选题】
A.朱砂衣
B.黄柏衣
C.雄黄衣
D.青黛衣
E.赭石衣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药物衣包衣材料是处方药物制成的极细粉,本身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用于包衣既可首先发挥药效,又可保护丸粒、增加美观。常见的药物衣有朱砂衣(镇静、安神、补心类药物常用)、黄柏衣(利湿、渗水、清下焦湿热的药物常用)、雄黄衣(解毒、杀虫类药物常用)、青黛衣(清热解毒类药物常用)、百草霜衣(清热解毒类药物常用)等。
9、莱菔子宜釆用的炮制方法是()。【单选题】
A.土炒
B.麸炒
C.炒炭
D.炒黄
E.炒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炒莱菔子:莱菔子鼓起,色泽加深,质脆,内部黄色,有香气。
10、阿托品又称( )。【单选题】
A.莨菪碱
B.番木鳖碱
C.延胡索
D.山莨菪碱
E.雷公藤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阿托品是从颠茄和其他茄科植物提取出的一种有毒的白色结晶状生物域,主要用其硫酸盐解除痉挛,减少分泌,缓解疼痛,散大瞳孔。
如何计算执业中药师考生的工作年限?:如何计算执业中药师考生的工作年限?执业中药师考生报名工作年限参照一下两点计算:(1)从事相关工作经历年限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该项工作时间的总和,其计算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2)全日制学历报考人员,未毕业期间经历不计入相关专业工作年限。非全日制学历:毕业前后都计入相关专业工作年限。全日制学历:只有毕业后的工作经历才计入相关专业工作年限。
今年执业中药师考试通过率高吗?:今年执业中药师考试通过率高吗?从近年执业药师考试的录取率及执业药师目前的刚需配置预测,今年执业药师考试的通过率应该不会再创新低,预计高于去年,徘徊在20%左右。
2020执业中药师考试报考对学历有什么要求?:2020执业中药师考试报考对学历有什么要求?2020执业中药师考试最低学历要满足大专学历。报考学历(学位)目前的要求是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既可以报考执业药师考试。2021年起,中专学历将不能报考执业药师考试。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