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1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现代研究表明,蒲黄的药理作用主要有( ; )。【多选题】
A.抗炎
B.止血
C.降血压
D.兴奋子宫
E.抗心肌缺血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蒲黄药理:本品有促进血凝、止血、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兴奋子宫、抗炎及镇痛等作用。选项ABCDE正确当选。
2、所选中成药的用量是( )。【单选题】
A.一次半丸,一日两次
B.一次一丸,一日两次
C.一次半丸,一日三次
D.一次一丸,一日三次 ;
E.一次两丸,一日两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解肌宁嗽丸的用法用量。口服,小儿周岁一次半九,1-3岁一次一丸,一日两次。故选B。
3、气滞血瘀所致头痛日久不愈,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逐瘀通脉胶囊
B.血塞通颗粒
C.复方丹参片
D.九气拈痛丸
E.血府逐瘀胶囊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血府逐瘀胶囊的治疗范围。血府逐瘀肢囊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故选E。
4、防风不具有的功效是( ; )。【单选题】
A.胜湿
B.止痛
C.解痉
D.燥湿止带
E.祛风解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防风的功效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故正确答案为D。
5、某医师治风湿痹痛,伴腰膝酸软,心衰性水肿,常选用香加皮,是因其能( ; )。【单选题】
A.祛风湿、补肝肾
B.祛风湿、强心利水
C.祛风湿、消肿止痛
D.祛风湿、活血通络
E.祛风湿、散寒止痛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香加皮的主治病证。香加皮善祛风湿、强筋骨,治风寒湿痹痛常用。能强心利水而消肿,治心衰性水肿最宜。香加皮的主治病证有风寒湿痹,腰膝酸软,水肿(尤宜心衰性水肿),小便不利。故正确答案为B。
6、患者突然眩晕加重,手足麻木,继而震颤,壮热神昏。处方中应加入清热息风之品,宜选用()。【单选题】
A.钩藤
B.僵蚕
C.石决明
D.全蝎 ;
E.羚羊角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羚羊角的主治病证。羚羊角主治肝热急惊,癫痫抽搐;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肝火炽盛之目赤头痛:温热病之壮热神昏、谵语狂躁或抽搐,温毒发斑,疮痈肿毒。钩藤、石决明、羚羊角均能清热,但石决明不能息风止痉。羚羊角清解心经热毒,可治高热神昏。
7、巴戟天除补肾阳、强筋骨外,又能( ; )。【单选题】
A.滋肾阴
B.补脾气
C.祛风湿
D.纳肾气
E.祛湿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巴戟天功效:①补肾阳;②强筋骨,祛风湿。选项C正确当选。
8、关于所选药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久咳虚喘宜蜜炙用
B.外感暴咳宜生用
C.咳血者慎服
D.降逆止呕
E.利咽祛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百部治久咳虚喘宜蜜炙用,杀虫灭虱宜生用。故选A。
9、用药2周后,上述诸证均有较好改善。但仍偶有失眠、心烦,且情绪低落,急燥易怒,胁肋胀痛。诊其证为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治当疏肝解郁,安神定志。此时宜选用的成药是( )。【单选题】
A.加味消遥丸
B.解郁安神颗粒
C.朱砂安祌丸
D.枣仁安神液 ;
E.柏子养心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解郁安神颗粒属解郁安神剂,用于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所致的失眠、心烦、焦虑、健忘等,具有疏肝解郁,安神定志之功。
10、水蛭除破血逐瘀外,又能( )。【单选题】
A.接骨
B.疏肝
C.通经
D.止痒
E.杀虫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水蛭功效为破血逐瘀,通经,故选C。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考试与执业西药师考试除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两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