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1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大血藤原植物属于( )。【单选题】
A.毛莨科
B.木通科
C.豆科
D.马兜铃科
E.茜草科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茎木类中药的来源。大血藤原植物属于木通科。
2、花鹿茸的主产地是( )。【单选题】
A.浙江、江西、福建
B.广西
C.俄罗斯
D.河南、山东
E.吉林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动物类中药的主产地。蕲蛇主产于浙江,花鹿茸主产于吉林,羚羊角主产于俄罗斯。
3、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体虚患者宜用( )。【单选题】
A.生麻黄
B.麻黄绒
C.蜜炙麻黄
D.蜜炙麻黄绒
E.鲜麻黄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能。①生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②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以宣肺平喘力胜。多用于表证较轻,而肺气壅闭,咳嗽气喘较重的患者。③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用法与麻黄相似。④蜜麻黄绒作用更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咳喘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用法与蜜炙麻黄相似。
4、酊剂制备可采用( )。【单选题】
A.煎煮法
B.浸渍法
C.水蒸气蒸馏法
D.渗漉法
E.溶解法和稀释法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煎膏剂系指饮片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俗称膏滋。酊剂可用溶解法、稀释法、浸渍法或渗漉法制备。流浸膏剂用渗漉法制备,也可用浸膏剂稀释制成。
5、块根呈类圆柱形,断面乌黑色、微有光泽,具焦糖气,味甘、微苦的是( )。【单选题】
A.玄参
B.苦参
C.当归
D.丹参
E.射干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药材的性状鉴别要点。玄参呈类圆柱形,断面黑色,微有光泽。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苦参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气微,味极苦。丹参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鱗片状剥落。
6、常用的脱色剂是( )。【单选题】
A.二氧化硅
B.二氧化碳
C.活性炭
D.氯仿
E.乙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活性炭是常用的物理性吸附剂,为非极性吸附剂,也是常用的脱色剂。选项C正确当选。
7、僵蚕炮制常用的辅料是( )。【单选题】
A.米
B.麦麸
C.蛤粉
D.灶心土
E.滑石粉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常用麦麸制的药物有枳壳、枳实、僵蚕、苍术、白术等。选项B正确当选。
8、著名的川产道地药材有( )。【多选题】
A.黄连
B.砂仁
C.附子
D.黄柏
E.三七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川药:主产地四川、西藏等,如川贝母、川芎、黄连、川乌、附子、麦冬、丹参、干姜、白芷、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续断、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麝香等。选项ACD正确当选。
9、除另有规定外,应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检查相对密度的制剂是( )。【单选题】
A.煎膏剂
B.膏药
C.软膏剂
D.乳膏剂
E.流浸膏剂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煎膏剂的质量要求,除另有规定外,煎膏剂应密封,置阴凉处贮存,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检查,相对密度、不溶物、装量及微生物限度均应符合规定。
10、下列对灵芝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来源于多孔菌科紫芝或赤芝
B.入药部位为菌核
C.皮壳边缘薄,常向内卷曲
D.气微香,味苦涩
E.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灵芝的来源和性状鉴别特征。灵芝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考试与执业西药师考试除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两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