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1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砂仁的正确用法是( )。【单选题】
A.入汤剂久煎
B.微火慢炖
C.酒蒸入煎
D.炒焦入煎
E.打碎后下或入丸散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砂仁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打碎后下;或入丸散。选项E当选。
2、七制香附丸的功能是( )。【单选题】
A.活血破瘀,通经消癥
B.养血舒肝,调经止痛
C.舒肝理气,养血调经
D.滋阴清热,养血调经
E.益气养血,活血调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妇科十味片的功能是养血舒肝,调经止痛;七制香附丸的功能是舒肝理气,养血调经;安坤颗粒的功能是滋阴清热,养血调经。而A和E分别是大黄?虫丸和八珍益母丸的功能。
3、苦寒有毒,肝病患者及孕妇慎用的药物是()。【单选题】
A.南瓜子
B.槟榔
C.苦楝皮
D.使君子
E.雷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苦楝皮使用注意:本品苦寒有毒,能伤胃损肝,故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脾胃虚寒、肝病患者、孕妇慎服。选项C当选。
4、麻黄配石膏的意义是( )。【单选题】
A.调和营卫
B.发汗解表力强
C.温燥中有敛润
D.清肺平喘兼透表热
E.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麻黄配石骨的意义。麻黄配石膏的意义是清肺平喘兼透表热,治肺热咳喘效佳。故正确答案为D。
5、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利尿的药物有( )。【多选题】
A.鱼腥草
B.连翘
C.蒲公英
D.半边莲
E.半枝莲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的共同功效。鱼腥草能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琳;连翘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蒲公英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半边莲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半枝莲能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故选ABCDE。
6、关于生化丸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川芎、桃仁为君药,活血祛瘀
B.当归补血活血、祛瘀生新,为臣药
C.全方补气养血,袪瘀生新
D.炮姜善温经散寒止痛,为佐药
E.全方配伍,善治产后乳少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生化丸中当归辛温行散,善补血活血、袪瘀生新、调经止痛,故为君药。川芎辛温行散,善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桃仁善活血通经、祛麻生新。二药合用,助君药活血祛瘀止痛,故为臣药。干姜炒炭即为炮姜,善温经散寒止痛,故为佐药。甘草甘缓性平,既补中缓急,又调和诸药,故为使药。全方配伍,甘补温通,祛瘀生新,共奏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故治产后受寒、寒凝瘀滞所致的产后病。C项为产复康颗粒的功能。
7、大蓟与小蓟除凉血止血外,还均有的功效是( )。【单选题】
A.散瘀消痈
B.清泻肝火
C.清热安胎
D.化痰止咳
E.利尿通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大蓟功效: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小蓟功效:凉血止血,散瘀消痈。选项A当选。
8、既补肾助阳,又润肠通便的药是( )。【单选题】
A.锁阳
B.狗脊
C.杜仲
D.紫河车
E.冬虫夏草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锁阳功效: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选项A正确当选。
9、通过中医辨证论治,最宜选用的药物是( )。【单选题】
A.芦根
B.生地黄
C.黄芩
D.石膏
E.青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石骨的主治病证。本证表现为温热病气分高热,宜选用能清泄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除烦止渴的石膏。故选D。
10、既能活血,又能止血的药物有( )。【多选题】
A.景天三七
B.茜草
C.鸡冠花
D.血余炭
E.藕节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相似药物的功效。鸡冠花能凉血,收敛止血,不能活血;其余选项药物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止血。故选ABDE。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考试与执业西药师考试除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两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