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0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老年人多服容易损伤脾阳的药物有( )。【多选题】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熟地黄
E.茯苓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老年人用药的合理选择。老年人使用某些中药要酌情减量。如阿胶、熟地、玄参等汁厚滋腻,易滞胃脘;甘草、大枣、炙黄芪甘味过重,使人气壅中满;黄芩、黄连、黄柏苦寒燥剂,易伤脾阳;川芎耗气、红花破血;以上药物用量均不宜过大。
2、患者痰少而黏难咳,咽干颧红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辨析其证候是()。【单选题】
A.肺气虚证
B.肺阴虚证
C.风寒犯肺证
D.风寒犯肺证
E.燥热犯肺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肺病的证候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风热犯肺证、燥热犯肺证。①肺阴虚证常见咳嗽较重,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并有咽喉干痒,或声音嘶哑,身体消瘦,舌红少津,脉细无力。阴虚火旺还可见咳痰带血,干渴思饮,午后发热,盗汗,两颧发红,舌质红,脉细数。以在肺病常见症状的基础上伴见阴虚内热为辨证要点。②风热犯肺证常见咳嗽,咳黄稠痰,不易咳出,甚则咳吐脓血臭痰,一般还伴咽喉疼痛、鼻流浊涕、口干欲饮等,舌尖红,脉浮数。病重者可见气喘鼻扇、烦躁不安。一般以咳嗽与风热表证共见为辨证要点。③肺气虚证常见咳喘无力,气短懒言,声音低微,或语言断续无力,稍一用力则气吁而喘,周身乏力,自汗出,面色白,舌质淡嫩,脉虚弱等。一般以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和全身功能活动减弱为辨证要点。④燥热犯肺证常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缠喉难出,鼻燥咽干,舌尖红,苔薄白少津,脉浮细而数。并常伴有胸痛或发热头痛、身酸楚等症状。一般以肺系症状表现干燥少津为辨证要点。
3、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合作研发的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是( )。【单选题】
A.中国知网
B.万方数据库
C.维普网
D.中医药在线
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考查对常见互联网资源的了解程度。互联网上的常用数据库有:中国知网,也称CNKI,是指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万方数据库,由万方数据公司开发的,涵盖期刊、会议纪要、论文、学术成果、学术会议论文的大型网络数据库,是互联网上传播中华级期刊的唯一窗口。维普网,是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建立的网站。中医药在线,又名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自1984年开始建设的中医药学大型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于1994年研制开发的综合性中文医学文献数据库。
4、患者可见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踡卧、身热但欲盖衣被、面颊泛红,其病机为( )。【单选题】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阳亡失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阴阳失调病机的理解。阴盛格阳,是由于阴寒邪气过盛,壅阻于内,排斥阳气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相互格拒,而出现内真寒、外假热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常见烦热口干、面红如妆、躁扰不宁,而兼胸腹不温、下肢厥冷、小便清长、大便清冷、舌淡苔白、脉沉弦或浮大无力等。患者身热、口干、面赤、脉大等,似是热证,但仔细观察,身虽热而反欲近衣被取暖;口渴但不欲饮,或喜少量热饮;面虽赤但颧红如妆,游移不定;脉虽大却按之无力;同时还有四肢厥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精神萎靡、舌淡苔白等一派寒象。
5、与人的视觉功能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单选题】
A.心主血脉
B.肺主呼吸
C.肝主藏血
D.脾主运化
E.肾主藏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五脏生理功能的理解。目为视觉器官,具有视物功能,故又称“精明”。目之所以具有视物功能,依赖肝藏血之濡养功能。
执业中药师考后审核是针对每一位考生吗?:执业中药师考后审核是针对每一位考生吗?不是,审查对象为2019年度执业药师考试全部科目成绩合格人员。注意:2018年参加过执业药师考试且2019年考试科目成绩全部合格的考生,不再进行审查。
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考试与执业西药师考试除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两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
2020执业中药师考试报考对学历有什么要求?:2020执业中药师考试报考对学历有什么要求?2020执业中药师考试最低学历要满足大专学历。报考学历(学位)目前的要求是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既可以报考执业药师考试。2021年起,中专学历将不能报考执业药师考试。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