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0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患者,女,30岁。症见痰黄而黏,胸闷,咽喉痛痒,声音嘶哑。中医诊断为肺燥咳嗽,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桂龙咳喘宁胶囊
B.清肺抑火丸
C.蜜炼川贝枇杷
D.蛇胆川贝液
E.急支糖浆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相似中成药主治病证的区别。桂龙咳喘宁胶囊为发表化饮平喘剂,用于外感风寒,痰湿内阻所致的咳嗷,气喘等;清肺抑火丸用于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症见咳嗽、痰黄黏稠、口干咽痛、大便干燥;蜜炼川贝枇杷膏用于肺燥咳嗽,症见痰黄而黏,胸闷,咽喉痛痒,声音嘶哑;蛇胆川贝液为清肺止咳剂用于肺热咳嗷;急支糖浆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症见发热恶寒、胸膈满闷等;故选C。
2、关于蟾酥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孕妇慎用
B.外用滴眼,治目赤肿痛
C.入丸散,0.15-0.3g
D.内服劫痰平喘
E.毒大,发疱腐蚀性强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蟾酥毒大,发疱腐蚀性强,故外用不可入目。孕妇忌用。内服:入丸散,0.015-0.03g。而内服劫痰平喘为砒石的功效。故选E。
3、关于三七的使用注意表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性微寒宜于血热出血
B.适宜于孕妇胎动不安
C.外伤出血者慎用
D.血热及阴虚有火者不宜单用
E.瘀滞出血兼虚者不宜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三七使用注意:本品性温活血,故孕妇慎服,血热及阴虚有火者不宜单用。选项D当选。
4、冰片除能开窍醒神,还能()。【单选题】
A.清热化痰
B.清热止痛
C.化湿和胃
D.行气活血,止痛
E.活血通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相似药物的功效。冰片的功效是开窍醒神,清热止痛;麝香的功效是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安息香的功效是开窍辟秽,行气活血,止痛。
5、既能息风止痉,又祛风止痒的药是( )。【单选题】
A.全蝎
B.僵蚕
C.罗布麻叶
D.地龙
E.刺蒺藜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僵蚕功效: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选项B正确当选。
6、雷公藤的使用注意有( )。【多选题】
A.孕妇忌服
B.用时宜去皮
C.白细胞减少症者慎服
D.外敷不可超过1小时
E.患有心、肝、肾器质性病变者慎服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雷公藤的使用注意:本品毒剧,故内服宜慎,孕妇忌服,患有心、肝、肾器质性病变或白细胞减少症者慎服。外敷不可超过半小时,否则起疱。带皮者毒剧,用时宜去皮。故正确答案为ABCE。
7、菊花除疏散风热外,又能( )。【单选题】
A.平肝明目
B.息风止痉
C.凉血止血
D.祛风止痛
E.疏肝透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菊花功效:①疏散风热;②平肝明目;③清热解毒。选项A正确当选。
8、某女,48岁,患脾虚泄泻,兼心悸,失眠,治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宜选用的药是( )。【单选题】
A.茯苓
B.泽泻
C.猪苓
D.薏苡仁
E.车前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相似药物的主治病证。容易混淆的是茯苓和薏苡仁,二者均能利水渗湿,健脾,治疗脾虚泄泻;茯苓兼能安神,治心悸,失眠,薏苡仁兼能除痹,治湿痹筋脉拘挛。
9、洋金花的功效是( )。【单选题】
A.定痛
B.清肠
C.泻肺
D.润肺
E.止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洋金花的功效。洋金花的功效为平喘止咳、解痉、定痛。洋金花具有麻醉作用,可止痛。故选A。
10、能清肝明目,善治目珠夜痛的药是( )。【单选题】
A.决明子
B.夏枯草
C.槐花
D.枸杞子
E.苍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夏枯草的功效和主治病证。夏枯草能清肝明目,散结消肿,可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目珠夜痛。故正确答案为B。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考试与执业西药师考试除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两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