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0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某男,24岁。头痛日久,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苔薄白,脉细涩。应采用的治法是()。【单选题】
A.平肝潜阳
B.活血化瘀
C.疏风清热
D.祛风散寒
E.疏散风热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瘀血头痛的临床辨证和治法。患者头痛日久,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苔薄白,脉细涩,属于瘀血头痛,采用的治法是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2、患者,女,40岁,近来一周失眠,健忘,心悸怔忡,烦躁,盗汗,舌偏淡,苔薄少,脉细。应用方剂为( )。【单选题】
A.柴胡疏肝散
B.参苓白术散
C.天王补心丹
D.归脾汤
E.柏子养心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患者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虚烦不安,甚则盗汗、梦遗等,舌偏淡,苔薄少,脉细或细数,证属不寐的阴血亏虚证,治疗方剂为天王补心丹。
3、药酒与胰岛素及磺脲类降糖西药联用,导致的不良反应有( )。【多选题】
A.头晕
B.呕吐
C.低血糖
D.昏睡
E.不可逆性神经系统症状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含乙醇的中成药如各种药酒等,不可与胰岛素及磺脲类降糖西药同用或同服。因联用后会导致严重的低血糖,或头晕、呕吐,严重者可出现昏睡等酩酊反应,甚至出现不可逆性神经系统症状等。
4、着痹常用治法是( )。【单选题】
A.除湿通络,怯风败寒
B.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C.化痰祛瘀,滋养肝肾
D.解表散寒,活血通络
E.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行痹,常用治法是祛风通络、散寒除湿;痛痹,常用治法是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着痹,常用治法是除湿通络、祛风散寒;尪痹,常用治法是化痰祛瘀、滋养肝肾。
5、患者出现潮热盗汗、颧红、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应采取的治则治法是()。【单选题】
A.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阴阳双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阴阳学说临床应用的理解和运用。1题是阴偏衰,产生的是“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治疗当滋阴制阳,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2题是阳偏衰,产生的是“阳虚则寒”的虚寒证,治疗当扶阳抑阴,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3题是阴偏盛而导致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疗方法。
6、喘证的临床表现应除外的是( )。【单选题】
A.呼吸困难
B.鼻翼扇动
C.张口抬肩
D.难以平卧
E.喉中痰鸣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为特征者,谓之喘证。
7、倦怠乏力,大便溏薄,多见于( )。【单选题】
A.肺气虚
B.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肺阴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虚劳辨证,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为目。先确定病位所在,再确定病性所属。只要辨清病位即可正确选择。
8、具有“藏而不泻”特点的是( )。【单选题】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五官
E.五体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藏象学说特点的理解。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如《素问?五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9、长期服用会引起慢性汞中毒的中成药有( )。【多选题】
A.朱砂安神丸
B.天王补心丸
C.紫雪丹
D.至宝丹
E.三物备急丸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用药剂量的选择。长期服用天王补心丸、朱砂安神丸、紫雪丹、至宝丹等,会因蓄积而出现慢性汞中毒。
10、患者,女,32岁,不寐,情志变化则加重,平时情志抑郁,胁肋胀痛,嗳气时作,或胸闷喜太息,舌苔薄白,脉弦。辨证为( )。【单选题】
A.阴虚火旺
B.痰热内扰
C.肝郁化火
D.肝火扰心
E.肝气郁结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不寐的肝气郁结证临床表现为不寐,情志变化则加重,平时情志抑郁、胁肋胀痛、嗳气时作或胸闷喜太息,舌苔薄白、脉弦。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考试与执业西药师考试除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两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
今年执业中药师考试通过率高吗?:今年执业中药师考试通过率高吗?从近年执业药师考试的录取率及执业药师目前的刚需配置预测,今年执业药师考试的通过率应该不会再创新低,预计高于去年,徘徊在20%左右。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