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0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治疮疡剂中成药可分为( )。【多选题】
A.散结消核剂
B.解毒消肿剂
C.生肌敛疮剂
D.清热解毒剂
E.清热消痤剂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治疮疡剂按其功效与适应范围,可分为解毒消肿剂、生肌敛疮剂和清热消痤剂三类。故选BCE。
2、下列属于牛膝与川牛膝均有的功效是( )。【单选题】
A.引血下行,利尿通淋
B.补肝肾,强筋骨
C.活血通经,利尿通淋
D.消肿生肌,引血下行
E.逐瘀通经,通利关节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牛膝功效:活血通经,利尿通淋,引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川牛膝功效: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引血下行。选项A当选。
3、苦泄辛散,微寒不烈,善理气宽中而行滞消胀的药物是( )。【单选题】
A.枳壳
B.甘松
C.梅花
D.玫瑰花
E.青木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枳壳的性能特点。枳壳苦泄辛散,微寒不烈,善理气宽中而行滞消胀。主治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气滞胸闷。故正确答案为A。
4、症见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玉泉丸
B.人参固本丸
C.参苓白术散
D.十全大补丸
E.七宝美髯颗粒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十全大补丸和七宝美弹颗粒的主治病证。十全大补丸主治病证为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故选D。
5、平补气阴、兼收涩之性的药宜选( )。【单选题】
A.山药
B.党参
C.黄芪
D.白术
E.人参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山药性能特点:本品甘平补虚,归脾、肺、肾经,虽药力平和,但兼涩敛之性。既平补气阴,为治气虚或气阴两虚之佳品。又滋阴益气而生津,为治肾阴虚及消渴所常用。还固精止带,为治肾虚不固之要药。选项A正确当选。
6、不属于白芍主治病证的是( )。【单选题】
A.阴虛盗汗
B.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C.胸胁脘腹疼痛
D.肠燥便秘
E.月经不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白芍的主治病证有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阴虚盗汗,表虚自汗;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疼痛,或四肢拘急作痛;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7、防风不具有的功效是( )。【单选题】
A.胜湿
B.止痛
C.解痉
D.燥湿止带
E.祛风解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防风的功效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故正确答案为D。
8、血竭可用于主治( )。【单选题】
A.热入营血,温毒发斑
B.外伤出血,溃疡不敛
C.风湿痹痛,肩臂痛
D.积滞不化,脘腹胀痛
E.乳汁不下,胸痹心痛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血竭主治病证:(1)瘀血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2)癥瘕痞块,胸腹刺痛。(3)跌打损伤,瘀血肿痛。(4)外伤出血,溃疡不敛。选项B当选。
9、常山的功效是( )。 【单选题】
A.引祛湿热
B.止痢截疟
C.涌吐痰饮
D.止血止泻
E.收湿敛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常山功效:涌吐痰饮,截疟。选项C正确当选。
10、关于所选中成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用量为周岁以上一次2丸,一日2次
B.症状好转后,可继续服用几日
C.服药期间不宜过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
D.每丸重15g
E.脾虛食积者慎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小儿化食丸的使用注意、规格及用法用量。小儿化食丸的用法用量为口服,周岁以内一次1丸,周岁以上一次2丸,一日2次。其使用注意事项为脾虚食积者慎用;服药期间不宜过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中病即止,不宜长期服用。包装规格为每丸重15g。故选B。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考试与执业西药师考试除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两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