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0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某男,60岁,症见大便3日不行,脘腹胀满,伴咳嗽痰多。医师在处方中用厚朴,因其能( )。【单选题】
A.燥湿,行气,温中,化痰
B.泻下,行气,消积,化痰
C.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D.燥湿,解暑,消积,平喘
E.泻下,行气,温中,化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患者由于便秘致脘腹胀满,厚朴燥湿,行气,消积,为治湿阻、食积、气滞所致脘腹胀满之要药。入肺经,能降气、除痰湿而平喘。故正确答案为C。
2、代赭石的主治病证是( )。【单选题】
A.阳亢眩晕,心择失眠
B.阳亢眩晕,目赤目昏
C.阳亢眩晕,吐血衄血
D.阳亢眩晕,湿疹湿疮
E.阳亢眩晕,肝热急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赭石主治病证:(1)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2)嗳气,呃逆,呕吐,喘息。(3)血热气逆之吐血、衄血、崩漏。选项C正确当选。
3、浙贝母除清热化痰外,又能( )。【单选题】
A.消肿散结
B.宣散风热
C.平肝镇惊
D.清心定惊
E.开宣肺气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浙贝母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肿。选项A当选。
4、某女,38岁。患经寒血滞之痛经,兼风寒感冒,宜选用的药物是( )。【单选题】
A.羌活
B.香薷
C.防风
D.桂枝
E.西河柳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桂枝的主治病证。桂枝的主治病证有风寒表证,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故正确答案为D。
5、海藻除能消痰软坚外,又能( )。【单选题】
A.利水消肿
B.利尿通淋
C.利湿退黄
D.清热化痰
E.止咳平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海藻的功效。海藻的功效为消痰软坚,利水消肿。故选A。
6、能补气养阴,清火生津的药物是( )。【单选题】
A.黄芪
B.西洋参
C.大枣
D.蜂蜜
E.白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西洋参功效: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选项B正确当选。
7、白豆蔻的功效是( )。【单选题】
A.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B.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C.燥湿行气,平喘
D.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E.化湿,解暑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草果的的功效是燥湿温中,除痰截疟;佩兰的功效是化湿,解暑;白豆蔻的功效是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而B为砂仁的功效,C为厚朴的功效。
8、萆薢分清丸的功能是( )。【单选题】
A.分清化浊,利湿行水
B.分清化浊,清热通淋
C.分清化浊,清热利湿
D.分清化浊,利尿通淋
E.分清化浊,温肾利湿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査萆薢分清丸的功能。萆薢分清丸的功能为分清化浊,温肾利湿。故选E。
9、关于左金丸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
A.由黄连、吴茱萸两味药组成
B.黄连清泻肝胃之火,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为君药
C.用于肝火犯胃之证
D.吴茱萸少量投用,既助黄连和胃止痛,又制其寒遏之弊
E.饭前服用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左金丸的药物组成、功效、配伍意义及服用方法。左金丸由黄连、吴茱萸两味药物组成,方中黄连大苦大寒,清泄而燥,清泻肝胃之火,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恰中病的,故为君药。吴茱萸辛热香散,苦降而燥,善疏肝下气、燥湿制酸、止痛止呕。少量投用,既助黄连和胃止痛,又制其寒遏之弊。全方配伍,苦泄辛散,泻火、疏肝、和胃止痛,用于治疗肝火犯胃、脘腹疼痛等。寒多热少,宜饭后服用。故选ABCD。
10、冬葵子除润肠通便外,又能( )。【单选题】
A.下乳
B.补虚
C.清肺化痰
D.凉血止血
E.燥湿化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冬葵子功效:①利水通淋;②下乳;③润肠通便。选项A正确当选。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考试与执业西药师考试除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两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