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
报考指南考试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考试题库

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当前位置: 首页造价工程师造价管理历年真题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造价工程师备考资料正文
2024年造价工程师《造价管理》历年真题精选1124
帮考网校2024-11-24 14:40
0 浏览 · 0 收藏

2024年造价工程师《造价管理》考试共8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已知A工作的紧后工作为B、C,持续时间分别为8天、7天、4天,A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9天,B、C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分别为第37天、39天,则A工作的自由时差应为( )天。【单选题】

A.0

B.1

C.13

D.18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因为已知A工作的紧后工作为B、C,也就是说A工作完成后B、C工作就开始,所以,根据自由时差的定义,A工作的自由时差应为0。0

2、常用的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有( )。【多选题】

A.费用效率

B.固定费用法

C.目标成本法

D.权衡分析法

E.盈亏平衡法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常用的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有费用效率(CE)法、固定效率法和固定费用法、权衡分析法等。

3、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 )。【多选题】

A.因素分析法

B.差额计算法

C.强制评分法

D.动态比率法

E.相关比率法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成本分析是揭示工程项目成本变化情况及其变化原因的过程。成本分析为成本考核提供依据,也为未来的成本预测与成本计划编制指明方向。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①比较法;②因素分析法;③差额计算法;④比率法等(相关比率法;构成比率法;动态比率法)。

4、某企业从设备租赁公司租一台价格为76万元的设备,总租期和寿命期均为5年,年折现率为8 010,按年金法计算,每年末应支付租金()万元。【单选题】

A.17.62

B.19.03

C.22.95

D.24.7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按年末支付方式:A =76(A/P,8%,5)=76×0.2504 =19.03(万元)。

5、下列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模式中,结构简单,隶属关系明确,易于统一指挥,决策迅速的是( )。【单选题】

A.直线制

B.矩阵制

C.职能制

D.直线职能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直线制是一种最简单的组织机构形式。在这种组织机构中,各种职位均按直线垂直排列,项目经理直接进行单线垂直领导。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权力集中、易于统一指挥、隶属关系明确、职责分明、决策迅速。

6、当年名义利率一定时,每年的计息期数越多,则年有效利率( )。【单选题】

A.与年名义利率的差值越大

B.与年名义利率的差值越小

C.与计息期利率的差值越小

D.与计息期利率的差值趋于常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名义利率r和有效利率的关系为:则当名义利率r一定时,每年计息期数越多,有效利率与名义利率相差越大。)计息方式借款。

7、根据我国现行规定,从事建筑安装业务的企业附设的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用本企业的建筑工程的,应在移送使用时征收( )。【单选题】

A.行为税

B.收益税

C.营业税

D.增值税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基本建设单位和从事建筑安装业务的企业附设的工厂、车间生产的水泥预制构件、其他构件或建筑材料,用于本单位或本企业的建筑工程的,应在移送使用时征收增值税。但对其在建筑现场制造的预制构件,凡直接用于本单位或本企业建筑工程的,征收营业税,不征收增值税。

8、下列评价方法中,属于互斥型投资方案经济效果动态评价方法的有( )。【多选题】

A.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B.年折算费用法

C.增量投资回收期法

D.方案重复法

E.无限计算期法

正确答案:B、E

答案解析:对于计算期相同的互斥方案,常用的经济效果动态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净现值( NPV)法;②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AIRR)法;③净年值(NAV)法。如果互斥方案的计算期不同,必须对计算期作出某种假定,使得方案在相等期限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这样才能保证得到合理的结论,其方法包括:①净年值( NAV)法;②净现值(NPV)法,包括:最小公倍数法(又称方案重复法)、研究期法、无限计算期法;③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AIRR)法。

9、在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中,敏感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单选题】

A.分析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项目评价指标的影响

B.度量项目风险的大小

C.判断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

D.分析不确定因素发生变化的概率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敏感性分析系指通过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发生增减变化时,对财务或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并计算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找出敏感因素,确定评价指标对该因素的敏感程度和项目对其变化的承受能力。

10、已知A、B工作的紧后工作为C,持续时间分别为11天、15天、19天,A、B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8天、14天,C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为第49天,则A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应为( )天。【单选题】

A.19

B.21

C.18

D.3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题意,A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计算过程如下:C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49-19=30天;A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C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30天;所以,A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30-11=19天。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service@bkw.cn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测一测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免费测试,不要错过机会
提交
互动交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免费为您解答,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给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班主任联系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