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造价工程师《工程计价》考试共96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为您整理第三章 建设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预测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 )是施工图预算的关键。【单选题】
A.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
B.单项工程综合预算
C.施工图预算
D.安装工程预算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施工图预算编制的程序主要包括三大内容:①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②单项工程综合预算编制;③建设项目总预算编制。其中,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是施工图预算的关键。
2、建筑物平面形状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 )。【单选题】
A.在满足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降低K周
B.优先选择K周最大的平面形状
C.在满足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增大K周
D.优先选择K周最小的平面形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一般来说,建筑物平面形状越简单,单位面积造价就越低。在同样的建筑面积下,建筑平面形状不同,建筑周长系数K周便不同。通常情况下建筑周长系数越低,设计越经济。圆形、正方形、矩形、T形、L形建筑的K周依次增大。但是圆形建筑物施工复杂,施工费用一般比矩形建筑增加20%~30%,所以其墙体工程量所节约的费用并不能使建筑工程造价降低。虽然正方形的建筑既有利于施工,又能降低工程造价,但是若不能满足建筑物美观和使用要求,则毫无意义。因此,建筑物平面形状的设计应在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建筑周长系数K周,充分注意建筑平面形状的简洁、布局的合理,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3、用指标估算法估算时,影响投资估算精度的因素有( )。【多选题】
A.价格变化
B.项目特征的变化
C.投资数额的变化
D.现场施工条件的变化
E.材料与设备的质量变化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用指标估算法估算时,影响投资估算精度的因素主要包括:①价格变化;②现场施工条件的变化;③项目特征的变化。因此,在应用指标估算法时,应根据不同地区、建设年代、条件等进行调整。因为地区、年代不同,人工、材料与设备的价格均有差异,调整方法可以以人工、主要材料消耗量或“工程量”为计算依据,也可以按不同的工程项目的“万元工料消耗定额”确定不同的系数。在有关部门颁布定额或人工、材料价差系数(物价指数)时,可以据其调整。
4、项目规模确定中需考虑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 )。【多选题】
A.产业政策
B.协作及土地条件
C.劳动力市场情况
D.运输通信条件
E.竞争对手状况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项目的建设、生产和经营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项目规模确定中需考虑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政策因素、燃料动力供应、协作及土地条件、运输及通信条件。其中,政策因素包括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技术经济政策、国家、地区及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等。
5、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进行投资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是( )。【单选题】
A.投资估算
B.工程预算
C.工程投标报价
D.设计概算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项目决策与工程造价的关系如下,本题主要介绍工程造价与投资方案选择的关系:1.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2.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3.项目决策的深度影响投资估算的精确度;4.工程造价的数额影响项目决策的结果。项目决策影响着项目造价的高低以及拟投入资金的多少,反之亦然。项目决策阶段形成的投资估算是进行投资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决定项目是否可行及主管部门进行项目审批的参考依据。因此,项目投资估算的数额,从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项目决策。
造价工程师和二级造价工程师有什么不一样?:造价工程师分为一级造价工程师和二级造价工程师,一级造价工程师科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和《建设工程计价》为基础科目,《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和《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为专业科目。二级造价工程师考两个科目,分别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和《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
什么是造价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从事建设工程造价业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
造价工程师报考条件中的工作年限包括实习期吗?:造价工程师报考条件中的工作年限包括实习期吗?工作年限,是指报名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该项工作的时间总和。工作年限的累计如下:1、全日制学历只能从毕业后开始计算工作年限实习期不能计算在内;非全日制学历,自考、成考、函授等,工作年限则可以累加计算。2、非全日制本专科工作年限,如果连续取得学历的情况为:初中高中非全日制本专科;那么工作年限可以从高中毕业年算起。
2020-05-19
2020-05-19
2020-05-19
2020-05-19
2020-05-19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