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造价工程师《造价管理》考试共8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为您整理第六章 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无利润报价法通常在()情形下采用。【多选题】
A.有可能在中标后,将大部分工程分包给索价较低的一些分包商
B.可以通过该工程树立很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
C.对于分期建设的工程项目,先以低价获得首期工程,而后赢得机会创造第二期工程中的竞争优势,并在以后的工程实施中获得盈利
D.能够尽早结算的项目,提供充足现金流的项目
E.较长时期内,投标单位没有在建工程项目,如果再不中标,就难以维持生存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对于缺乏竞争优势的承包单位,在不得已时可采用根本不考虑利润的报价方法,以获得中标机会。无利润报价法通常在下列情形时采用:①有可能在中标后,将大部分工程分包给索价较低的一些分包商;②对于分期建设的工程项目,先以低价获得首期工程,而后赢得机会创造第二期工程中的竞争优势,并在以后的工程实施中获得盈利;③较长时期内,投标单位没有在建工程项目,如果再不中标,就难以维持生存。
2、下列关于授标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对使用国有资金投资的项目,招标单位应确定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单位
B.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招标单应重新招标
C.招标单位不可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单位
D.中标单位确定后,招标单位应向中标单位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单位
E.中标通知书对招标单位和和所有投标单位具有法律效力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B项,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因不可抗力提出不能履行合同,或者招标文件规定应当提交履约保证金而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能提交的,招标单位可确定排名第二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单位;C项,招标单位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单位;E项,中标通知书对招标单位和中标单位具有法律效力。
3、工程项目成本计划的依据是()。【单选题】
A.施工成本核算
B.施工成本预测
C.施工成本控制
D.施工成本分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B项,施工成本预测是指施工承包单位及其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凭借历史数据和工程经验,运用一定方法对工程项目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可能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估计。工程项目成本预测是工程项目成本计划的依据。
4、项目经济费用效益识别和计算应符合的要求包括()。【多选题】
A.对项目所涉及的所有成员及群体的费用和效益做全面分析
B.正确识别正面和负面的外部效果
C.合理确定效益和费用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跨度
D.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和调整转移支付
E.遵循机会成本原则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项目经济效益和费用的识别应符合下列要求:1) 遵循有无对比的原则;2) 对项目所涉及的所有成员及群体的费用和效益进行全面分析;3) 正确识别正面和负面外部效果,防止误算、漏算或重复计算;4) 合理确定效益和费用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跨度;5) 正确识别和调整转移支付,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5、招标单位与中标单位应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天内,根据招标文件和中标单位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单选题】
A.30
B.28
C.29
D.2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招标单位与中标单位应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天内,根据招标文件和中标单位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一般情况下,中标价就是合同价。招标单位与中标单位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造价工程师和二级造价工程师有什么不一样?:造价工程师分为一级造价工程师和二级造价工程师,一级造价工程师科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和《建设工程计价》为基础科目,《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和《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为专业科目。二级造价工程师考两个科目,分别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和《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
什么是造价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从事建设工程造价业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
造价工程师报考条件中的工作年限包括实习期吗?:造价工程师报考条件中的工作年限包括实习期吗?工作年限,是指报名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该项工作的时间总和。工作年限的累计如下:1、全日制学历只能从毕业后开始计算工作年限实习期不能计算在内;非全日制学历,自考、成考、函授等,工作年限则可以累加计算。2、非全日制本专科工作年限,如果连续取得学历的情况为:初中高中非全日制本专科;那么工作年限可以从高中毕业年算起。
2020-05-19
2020-05-19
2020-05-19
2020-05-19
2020-05-19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