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0年造价工程师《造价管理》考试共8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为您整理第四章 工程经济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针对互斥型投资方案经济效果的方法包括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其中静态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包括( )。【多选题】
A.未能反映方案使用年限终了时的残值
B.未能反映增量投资所带来的经营成本上的节约
C.未能反映方案使用过程中追加的投资及效果
D.未能反映增量投资所带来的增量净收益
E.未能反映投资方案的使用年限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互斥方案静态评价方法,虽概念清晰,计算简便,但主要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对方案未来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例如,投资方案的使用年限;投资回收以后方案的收益;方案使用年限终了时的残值;方案在使用过程中更新和追加的投资及其效果等未能充分反映。因此,静态评价方法仅适用于方案初评或作为辅助评价方法采用。
1、NPV、NAV同为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与NPV不同,NAV不需要在给出基准收益率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B.NPV与NAV在方案评价中能得出相同的结论
C.各方案计算期不同时,评价方案用NPV比NAV更方便
D.二者均表示项目在计算期为获得的超过基准收益率水平的收益现值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净年值(NAV)和净现值(NPV)的相同之处是两者都要在给出基准收益率的基础上进行计算;不同之处是,净现值将投资过程的现金流量换算为基准期的现值,而净年值则是将该现金流量换算为等额年值。由于同一现金流量的现值和等额年值是等价的(或等效的),因此,净现值法与净年值法在方案评价中能得出相同的结论。而在多方案评价时,特别是各方案的计算期不相同时,应用净年值比净现值更为方便。
1、在对某个投资方案进行分析时,发现有关参数不确定,而且这些参数变化的概率也未知,只知其变化的范围时,可以采用的分析方法为( )。【单选题】
A.盈亏平衡分析
B.敏感性分析
C.概率分析
D.不确定性分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敏感性分析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定量描述了不确定因素的变动对项目投资效果的影响,有助于搞清项目对不确定因素的不利变动所能容许的风险程度,有助于鉴别敏感因素,从而能够及早排除那些无足轻重的变动因素,将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的重点集中在那些敏感因素上,或者针对敏感因素制定出管理和应变对策,以达到尽量减少风险、增加决策可靠性的目的。
1、在下列投资方案评价指标中,反映借款偿债能力的指标是( )。【单选题】
A.偿债备付率和投资收益率
B.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
C.利息备付率和投资收益率
D.内部收益率和借款偿还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偿债能力指标有: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资产负债率等。
1、某企业从银行借入一笔1年期的短期借款,年利率为12%,按月复利计算,则关于该项借款利率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利率为连续复利
B.年有效利率为12%
C.月有效利率为1%
D.月名义利率为1%
E.季度有效利率大于3%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
A项,按期(年、半年、季、月、周、日)计算复利的方法称为间断复利(即普通复利),按月计息,说明利率为间断复利;
B项,年利率为12%,是指名义利率,年有效利率大于12%;
CDE三项,月名义利率与月有效利率相等,都是1%,季度有效利率大于3%。
133造价工程师和二级造价工程师有什么不一样?:造价工程师分为一级造价工程师和二级造价工程师,一级造价工程师科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和《建设工程计价》为基础科目,《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和《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为专业科目。二级造价工程师考两个科目,分别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和《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
28什么是造价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从事建设工程造价业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
98造价工程师报考条件中的工作年限包括实习期吗?:造价工程师报考条件中的工作年限包括实习期吗?工作年限,是指报名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该项工作的时间总和。工作年限的累计如下:1、全日制学历只能从毕业后开始计算工作年限实习期不能计算在内;非全日制学历,自考、成考、函授等,工作年限则可以累加计算。2、非全日制本专科工作年限,如果连续取得学历的情况为:初中高中非全日制本专科;那么工作年限可以从高中毕业年算起。
02:242020-05-19
00:432020-05-19
00:532020-05-19
00:532020-05-19
01:192020-05-19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