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4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考试共3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建造师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在非地震区,最有利于抵抗风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平面形状是()【单选题】
A.圆形
B.正方形
C.十字形
D.菱形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非地震区,风荷载是建筑结构的主要水平力。建筑体型直接影响风的方向和流速,改变着风压的大小。实验证明,平面为圆形的建筑比方形或矩形建筑,其风压可减小近40%。所以在高层建筑中,常看到圆形建筑。它不仅风压小,而且各向的刚度比较接近,有利于抵抗水平力的作用。
2、一般环境中,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对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水胶比的要求是()。【单选题】
A.提高强度等级,提高水胶比
B.提高强度等级,降低水胶比
C.降低强度等级,提高水胶比
D.降低强度等级,降低水胶比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一般环境中的配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其普通钢筋的保护层最小厚度与相应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应符合下表的要求。由表可以看出,随着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的增加,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降低水胶比。
3、关于细骨料“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性能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级配好,砂粒之间的空隙小;骨料越细,骨料比表面积越小
B.级配好,砂粒之间的空隙大;骨料越细,骨料比表面积越小
C.级配好,砂粒之间的空隙小;骨料越细,骨料比表面积越大
D.级配好,砂粒之间的空隙大;骨料越细,骨料比表面积越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细骨料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砂中大小不同的颗粒相互搭配的比例情况,大小颗粒搭配得好时砂粒之间的空隙最少。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后总体的粗细程度,通常有粗砂、中砂与细砂之分。在相同质量条件下,细砂的总表面积较大,而粗砂的总表面积较小。
4、对施工控制网为轴线形式的建筑场地,最方便的位置放线测量方法是()。【单选题】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角度前方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当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形式时,采用直角坐标法放线最为方便。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角度前方交会法适用于不便量距或测设点远离控制点的地方;距离交会法可用于从控制点到测设点的距离。
5、关于墙体瓷砖饰面施工工艺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排砖及弹线→基层处理→抹底层砂浆→浸砖→镶贴面砖→清理
B.基层处理→抹底层砂浆→排砖及弹线→浸润基层→镶贴面砖→清理
C.基层处理→抹底层砂浆→排砖及弹线→浸砖→镶贴面砖→清理
D.抹底层砂浆→排砖及弹线→抹底层砂浆→浸砖→镶贴面砖→清理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瓷砖饰面施工的工艺流程为:基层处理→抹底层砂浆→排砖及弹线→浸砖→镶贴面砖→清理。
6、关于地面工程基层铺设的做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灰土垫层采用熟化石灰与黏土(或粉质黏土、粉土)的拌合料铺设
B.三合土垫层采用石灰、碎石土与碎砖的拌合料铺设
C.四合土垫层采用水泥、石灰、粉土与碎砖的拌合料铺设
D.炉渣垫层采用炉渣或水泥、石灰与炉渣的拌合料铺设
E.水泥混凝土垫层铺设,当气温长期处于0摄氏度以下,设计无要求时,垫层设置伸缩缝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基层铺设做法的规定:(1)灰土垫层应采用熟化石灰与黏土(或粉质黏土、粉土)的拌合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熟化石灰粉可采用磨细生石灰,亦可用粉煤灰代替。(2)砂垫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砂石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3)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4)三合土垫层采用石灰、砂(可掺入少量黏土)与碎砖的拌合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四合土垫层应采用水泥、石灰、砂(可掺少量黏土)与碎砖的拌合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80mm。(5)炉渣垫层采用炉渣或水泥与炉渣或水泥、石灰与炉渣的拌合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80mm。炉渣或水泥炉渣垫层的炉渣,使用前应浇水闷透;水泥石灰炉渣垫层的炉渣,使用前应用石灰浆或用熟化石灰浇水拌合闷透;闷透时间均不得少于5d。(6)水泥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60mm,陶粒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应小于80mm。均应铺设在基土上,当气温长期处于0摄氏度以下,设计无要求时,垫层应设置伸缩缝。室内地面的水泥混凝土垫层和陶粒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缩缝和横向缩缝;纵向缩缝、横向缩缝的间距均不得大于6m。垫层的纵向缩缝应做平头缝或加肋板平头缝。当垫层厚度大于150mm时,可做企口缝。横向缩缝应做假缝。平头缝和企口缝的缝间不得放置隔离材料,浇筑时应互相紧贴。企口缝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假缝宽度为5~20mm,深度为垫层厚度的1/3,填缝材料应与地面变形缝材料一致。(7)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铺设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8)铺设防水隔离层时,在管道穿过楼板面四周,防水材料应向上铺涂,并超过套管的上口;在靠近墙面处,应高出面层200~300mm或按设计要求的高度铺涂。阴阳角和管道穿过楼板面的根部应增加铺涂附加防水、防油渗隔离层。(9)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200mm,宽同墙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洞。(10)防水隔离层严禁渗漏,排水坡向应正确、排水通畅。
7、关于钢筋代换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当构件配筋受强度控制时,按钢筋代换前后强度相等的原则代换
B.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按钢筋代换前后截面面积相等的原则代换
C.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D.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控制时,代换前后应进行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
E.同钢号之间的代换按钢筋代换前后用钢量相等的原则代换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1)钢筋代换的原则:等强度代换或等面积代换。当构件配筋受强度控制时,按钢筋代换前后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或同钢号钢筋之间的代换,按钢筋代换前后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前后应进行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2)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相应费用按有关合同规定(一般应征得业主同意)并办理相应手续。代换后钢筋的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数量等构造要求和受力、变形情况均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8、关于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连续梁、板内力计算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
B.板可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C.主梁、次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板可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D.主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次梁、板可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现浇肋形楼盖中的板、次梁和主梁,一般均为多跨连续梁(板)。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是主要内容,配筋计算与简支梁相同。内力计算有两种方法。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次梁和板可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9、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包括()。【多选题】
A.抗冻性
B.碳化
C.抗渗性
D.抗侵蚀性
E.和易性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抗渗、抗冻、抗侵蚀、碳化、碱骨料反应及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等性能,这些性能均决定着混凝土经久耐用的程度,故称为耐久性。
10、工程基坑开挖采用井点回灌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单选题】
A.避免坑底土体回弹
B.避免坑底出现管涌
C.减少排水设施,降低施工成本
D.防止降水井点对井点周转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影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基坑开挖,为保证挖掘部位地基土稳定,常用井点排水等方法降低地下水位。在降水的同时,由于挖掘部位地下水位的降低,导致其周围地区地下水位随之下降,使土层中因失水而产生压密,因而经常会引起邻近建(构)筑物、管线的不均匀沉降或开裂。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通常采用设置井点回灌的方法。
不合格品管理(19单)有什么?:不合格品管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明确不合格品的定义和分类,以便进行准确的识别和记录。建立不合格品识别和记录的机制,包括不合格品的来源、数量、原因、影响等信息。根据不合格品的性质和影响,采取相应的处理和处置措施,包括重新加工、修复、退货、报废等。4. 不合格品的分析和改进: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和改进,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建立不合格品追溯和回溯机制,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预防。
安全事故有哪些?: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包括工作场所的伤害、交通事故、火灾、爆炸等。包括水、空气、土壤等环境污染。3. 设备损坏:包括机器故障、电力故障、管道泄漏等。4. 数据泄露:包括个人信息泄露、商业机密泄露等。5. 恶意攻击:包括网络攻击、病毒攻击、黑客攻击等。包括地震、洪水、风暴等。7. 其他:包括人为错误、管理失误、安全漏洞等。
竣工结算应用的结算价款支付是怎样的?:竣工结算应用的结算价款支付一般分为两种方式:1. 一次性支付:即在竣工结算完成后,一次性将结算价款支付给承包商。2. 分期支付:即按照合同约定的进度和金额,一般分期支付方式分为两种:(1)按照工程进度支付:即按照工程进度的完成情况,(2)按照工程质量支付:即按照工程质量的验收情况,将结算价款分期支付给承包商。无论采用哪种支付方式,都需要注意结算价款的合法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支付错误或纠纷。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12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