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4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考试共3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建造师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有一悬臂梁,受力如图所示,,则梁端B最大位移f是() mm。【单选题】
A.5
B.10
C.15
D.2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2、地下建筑防水工程,后浇带混凝土养护时间至少为()d。【单选题】
A.14
B.21
C.28
D.4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规定,两台以上推土机在同一地区作业时,前后距离最小应大于()m。【单选题】
A.6
B.7
C.8
D.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推土机开挖的基本作业是铲土、运土和卸土三个工作行程和空载回驶行程。铲土时应根据土质情况,尽量采用最大切土深度在最短距离(6~10m)内完成,以便缩短低速运行时间,然后直接推运到预定地点。回填土和填沟渠时,铲刀不得超出土坡边沿。上下坡坡度不得超过35度,横坡坡度不得超过10度。几台推土机同时作业,前后距离应大于8m。
4、下列关于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复验取样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多选题】
A.对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类型的进场材料应至少抽取一组样品进行复验
B.对材料质量发生争议时,应进行见证检测
C.对同一类型的进场材料,应至少抽取三组样品进行复验
D.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应取样数量的50%
E.在抽取样品时,要首先选取有疑问的样品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选项B,对同一类型的进场材料,应至少抽取一组样品进行复验。选项D,涉及结构安全的试件、试块和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准中规定应取样数量的30%。
5、城市蓝线是指()。【单选题】
A.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线
B.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限
C.城市各类公共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D.国家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城市蓝线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各类城市规划时划定。城市蓝线应当与城市规划一并报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服从城市蓝线管理的义务,有监督城市蓝线管理、对违反城市蓝线管理行为进行检举的权利。2011年新大纲已删除此考点。
6、建筑装饰装修过程中,凿掉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未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时,对混凝土保护层的正确处理是()。【单选题】
A.采用与原混凝土强度同等级的细石混凝土重新浇筑
B.采用比原混凝土强度高一个等级的细石混凝土重新浇筑
C.采用1:1高强度水泥砂浆分层拣面
D.采用掺加膨胀剂的1:1水泥砂浆灌浆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变动梁、柱对结构的影响:(1)在梁上开洞将削弱梁的截面,降低梁的承载能力。(2)在原有梁上设置梁、柱、支架等构件时,不得将后加构件的钢筋或连接件与原有梁的钢筋焊接,这将损伤梁的钢筋,降低梁的承载能力和抵抗变形的能力,是十分危险的。(3)凿掉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未能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时,梁的截面会受到削弱,钢筋暴露在大气环境中逐渐锈蚀。此时应采用比原梁混凝土强度高一个等级的细石混凝土,重新浇筑混凝土保护层。(4)梁下加柱相当于在梁下增加了支撑点,将改变梁的受力状态。在新增柱的两侧,梁由承受正弯矩变为承受负弯矩,这种变动是危险的。(5)梁上增设柱子或梁,此种做法除了连接可能带来的结构问题以外,主要问题是增设的梁或柱将对原有的梁增加荷载。应对原梁进行结构验算。(6)在柱子中部加梁(包括悬臂梁)将改变柱子的受力状态,增加柱子的荷载以及由此荷载引起的内力(包括轴力、弯矩等),如果不进行必要的结构验算并采用相应的结构措施,盲目地在柱子中部加梁将会引起严重的后果。(7)在原有建筑的空间里加层,加层的结构,与周围原有的柱梁进行连接,这种做法对原结构增加了相当大的荷载,特别是增加的梁与原有的柱连接时,会造成原结构的受力状态发生改变,与最初计算时考虑的受力状态不相符,是非常危险的。处理这一类的问题的原则是,任何室内装修的做法,以不改变原结构最初受力状态为基准,加固或新增构件的布置,应避免局部加强导致结构刚度或强度突变,否则就要重新调整设计方案,以确保结构的安全。
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箱的电器安装的设置,应为()【多选题】
A.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
B.必须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
C.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直接与PE线做电气连接
D.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
E.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1)配电系统应采用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三级配电方式。(2)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3)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4)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4~1.6m。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0.8~1.6m。(5)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进出线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6)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电器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与PE线做电气连接,金属箱门与金属箱体必须采用编织软铜线做电气连接。
8、下列关于抹灰工程的说法符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规定的是()。【单选题】
A.当抹灰总厚度大于2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B.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采用加强网防裂时,加强网与各基层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
C.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当设计方要求时,应做1:2水泥砂浆暗护角
D.抹灰工程应对水泥的高压强度进行复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规定,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上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强同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1: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
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当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预应力筋时,实际伸长值与设计计算理论伸长值的相对允许偏差是()。【单选题】
A.±3%
B.±4%
C.±5%
D.±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当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实际伸长值与设计计算理论伸长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6%。
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2001)规定,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在()后必须进行检查与验收。【多选题】
A.作业层上施加荷载
B.遇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大雨
C.每搭设完10~13m高度
D.达到设计高度
E.停用超过15d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2001)规定,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3)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4)达到设计高度后;(5)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后,寒冷地区开冻后;(6)停用超过一个月。
不合格品管理(19单)有什么?:不合格品管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明确不合格品的定义和分类,以便进行准确的识别和记录。建立不合格品识别和记录的机制,包括不合格品的来源、数量、原因、影响等信息。根据不合格品的性质和影响,采取相应的处理和处置措施,包括重新加工、修复、退货、报废等。4. 不合格品的分析和改进: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和改进,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建立不合格品追溯和回溯机制,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预防。
安全事故有哪些?: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包括工作场所的伤害、交通事故、火灾、爆炸等。包括水、空气、土壤等环境污染。3. 设备损坏:包括机器故障、电力故障、管道泄漏等。4. 数据泄露:包括个人信息泄露、商业机密泄露等。5. 恶意攻击:包括网络攻击、病毒攻击、黑客攻击等。包括地震、洪水、风暴等。7. 其他:包括人为错误、管理失误、安全漏洞等。
竣工结算应用的结算价款支付是怎样的?:竣工结算应用的结算价款支付一般分为两种方式:1. 一次性支付:即在竣工结算完成后,一次性将结算价款支付给承包商。2. 分期支付:即按照合同约定的进度和金额,一般分期支付方式分为两种:(1)按照工程进度支付:即按照工程进度的完成情况,(2)按照工程质量支付:即按照工程质量的验收情况,将结算价款分期支付给承包商。无论采用哪种支付方式,都需要注意结算价款的合法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支付错误或纠纷。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12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