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关于2020年的MPA考试,帮考网为大家准备了公共管理硕士MPA入学政治试题附参考答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帮考网会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 试结合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程,说明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重要性。
答:
1.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
第一、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万能的教条,都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指贯通于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一般原理,即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所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事业是普遍适用的。但是,马克思主义概括的是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一般规律,而每个民族与国家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是千差万别、各有特色的。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符合本国社会发展规律和民族历史特点的理论和路线,即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本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从事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武器,才能领导本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并不直接提供解决各国革命或建设中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提供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种认识工具和行动指南。
第二、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和建设,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中国共产党要想中国革命得到发展和取得成功,就必须解决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理论,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制定适合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3.对待马列主义,一要坚持,二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能不能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列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
以上就是本次帮考网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小伙伴们能够继续努力,相信最后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关注帮考网,还有更多有关考试练习在等着你哦!
MPA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区别是什么?:学术性研究生只要符合国家统一的报考规定即可,应届生与在职人员均可报考。(1)报考MPA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学术性研究生一般需要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一外语和政治理论(文理依学校不同),同时参加全国统考的数学(三)考试,另外两门专业课的科目及考试内容由报考所在院校决定,MPA入学考试科目是英语和综合。
MPA学分要求是什么?:MPA学分要求是什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总学分要求是不少于50学分。这50学分的分布是:核心课程30学分;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选修课8学分;实习和研讨班(系列讲座课)要有一定的学分,修满后通过论文答辩即可毕业。因为MPA学生大多数都是边工作边学习的,无法按照脱产学习的学生一样保证上课时间,因此,MPA学生的学分只要在五年之内学完即可;
MPA面试流程是什么?:MPA面试流程是什么?(1)自我介绍。(2)考官提问,提问内容:时事问题或相关专业问题。(3)无领导小组讨论,没人看完案例发表见解、讨论解答、随机抽取1-2个英文问题。(4)加考政治为笔试,英文口语或笔试。
2020-06-12
2020-06-12
2020-06-12
2020-06-12
2020-06-12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