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公用设备师《动力工程》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五章 热工测试技术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在热力实验中,( )常用来测量微小正压、负压的差压。【单选题】
A.U型管压力计
B.单管式压力计
C.斜管式压力计
D.弹性式压力计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斜管式微压计主要用来测量较小正压、负压和压差,其工作原理图如图5-4-5所示。当测量正压时,图5-4-5中微压计的容器与被测压力点相连,倾斜管的开端与大气相通。倾斜管的倾角一般为不小于15°,使用斜管的目的在于提高读数精确度。图5-4-5 斜管式微压计的工作原理图
2、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及压力条件下混合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对某混合气体,以下四个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百分比含量高则湿度大
B.露点温度高则湿度大
C.水蒸气分压高则湿度大
D.水蒸气饱和度高则湿度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空气有吸收水分的特征,湿度的概念是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多少。它有三种表示方法:①绝对湿度,单位体积湿空气所含的水蒸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中水蒸气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单位是千克/立方米;②含湿量,它表示每千克干空气所含有的水蒸气的量,单位是千克/(千克·干空气);③相对湿度,湿空气实际含有的水蒸气质量(绝对湿度ρv)和同温度的饱和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蒸气质量(绝对湿度ρs)的比值,用符号φ表示。本题中的百分比含量是水蒸气在混合空气中的质量百分比,并不是相对湿度。
3、温度变送器常与各种热电偶或热电阻配合使用,将被测温度线性地转换为标准电信号,电动单元组合仪表DDZ-III的输出信号格式为( )。【单选题】
A.0~10mADC
B.4~20mADC
C.0~10VDC
D.-5~+5VDC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变送器包括机械放大、电信号放大、电信号转换。几种电动单元组合仪表标准电压电流信号如下:①DDZII电流:0~10mA,电压0~10V;②DDZIII电流:4~20mA,电压1~5V;③DDZZS电流:4~20mA,电压1~5V。
4、XCT-101型仪表,分度号为K,仪表要求外接电阻为l5Ω,仪表内接电阻为200Ω,热电偶测量上限为800℃,E(800,0)=33.28mV,热电偶与仪表之间用补偿导线连接。仪表周围温度为25℃,E(25,0)=1mV。则流过热电偶的电流上限为( )mA。【单选题】
A.0.15
B.0.16
C.2.15
D.2.29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中间温度定律,热电偶在两节点的为T、T0时的热电势等于该热电偶在两接点温度分别为T、时相应热电势的代数和,即。针对本题有E(800,25)=E(800,0)-E(25,0)=(33.28-1)=32.28mV,因此电流上限值。
5、氯化锂露点式湿度传感器在实际测量时( )。【单选题】
A.氧化锂溶液的温度与空气温度相等
B.氧化锂饱和溶液的温度与空气露点温度相等
C.氧化锂溶液的饱和水蒸气压力与湿空气水蒸气分压力相等
D.氯化锂饱和溶液的饱和水蒸气压力与湿空气水蒸气分压力相等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氯化锂露点式温度计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氯化锂饱和溶液的饱和水蒸汽压力与被测空气的水蒸汽压力相等(即达到平衡)时盐溶液的温度,即平衡温度来确定被测空气的露点温度;再根据空气的干球温度和露点温度求出空气的相对湿度。由此可知氯化锂露点式湿度传感器在实际测量时氯化锂饱和溶液的饱和水蒸气压力与湿空气水蒸气分压力相等。
公用设备工程师证书注册在哪里查询?:公用设备工程师证书注册在哪里查询?公用设备证书注册查询官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
公用设备工程师的通过率是多少?:公用设备工程师的通过率是多少?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考试的通过率大概30%。根据施工发展或项目需要,协同上级制订新设备采购、投资计划,组织公用设备的选型和度采购;负责各类公用设备运行情况的检查、记录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管理工知作,保证规范、安全、低成本运行;编制公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道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操作考核;保证涉及公用系统的改、扩建项专目符合国家及公司的规范和规定;
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考试可以带计算器吗?: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考试可以带计算器吗?可以。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考试的考生应考时,必须携带身份证、准考证,应携带2B铅笔、黑色墨水笔、三角板、橡皮以及无声无文本编程功能的计算器。公用设备工程师根据施工发展或项目需要,协同上级制订新设备采购、度投资计划,组织公用设备的选型和采购;负责各类公用设备运行情况的检查、记录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管理工作,保证规范、安全、低成本运行。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