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4年公用设备师《给水排水》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一章 水文学和水文地质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对冲积物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单选题】
A.冲积物是洪水冲积而成的
B.冲积物是经常性的河流水流冲积而成的
C.冲积物的岩性和其中地下水的分布在上中下游没有差别
D.冲积物中的地下水和河水之间不存在相互补给关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B两项,河谷冲积层是河水长期冲刷形成的洪积层。冲洪积扇是河流与洪流在出山口形成的扇状或锥状堆积体,其沉积特征具有明显的规律性。C项,由于河流的上游、中游与下游的水动条件存在着差异,所赋存的地下水特点也不同。①河流上游山区河谷冲积层中的地下水为潜水。冲积层厚度不大,卡要由粗砂、砾石组成,因而其透水性好。②河流中游河谷冲积层中的地下水。此段河谷变宽,发育有河漫滩和多阶级地。河漫滩沉积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双层结构的特点,即上层为亚黏土、亚沙土等,具有相对隔水性,下层为砂层或砾石层,透水性好。③河流下游平原冲积层中的地下水。此段冲积物较厚,河流的低阶地与河漫滩分布面积也较宽广,岩性变化也较复杂,存在双层结构,且常出现粗粒与细粒岩层构成的互层,可构成多层含水层。D项,河谷冲积层中的地下水资源主要来自: 河水的补给、降水入渗补给、灌溉水入渗补给、基层山区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和河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关系。
2、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 一般假定( )。【单选题】
A.设计暴雨的频率大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B.设计暴雨的频率小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C.设计暴雨的频率等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D.设计暴雨的频率大于等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对于比较大的洪水,大体上可以认为某一 频率的暴雨将形成同一频率的洪水,即假定暴雨与洪水同频率。
3、使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是以下哪一个自然界的原因造成的?( )【单选题】
A.径流
B.水文循环
C.降水
D.蒸发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进行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又称“水分循环”或“水循环"。水文循环是自然界物质运动、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对自然环境的形成、演化和人类的生存产生巨大的影响:①直接影响气候变化。②改变地表形态。③造成再生资源。
4、某河流断面枯水年平均流量为23/s,发生的频率为95%,其重现期为( )。【单选题】
A.10年
B.20年
C.80年
D.90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枯水年的重现期指小于或等于该值的断面平均流量可能出现一次的平均间隔时间,单位是年(a)。重现期与频率成反比,即: T=1/(1-P)T=1/ (1-0.95) =20年。
5、由曝雨推求设计洪水的以下四个步骤中,哪个是不必要的? 【单选题】
A.对暴雨资料进行收集、审查与延长(若暴雨系列不够长)
B.由点暴雨量推求流域设计面暴雨量,并对设计暴雨进行时程分配
C.对设计暴雨进行频率分析,求到设定频率下的暴雨过程
D.由设计暴雨过程推求设计净雨过程,再进行汇流计算得到设计洪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的步骤:①暴雨资料选样:资料需要满足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的要求。②推求设计暴雨:根据选样利用频率分析法求不同历时指定频率设计雨量及暴雨过程。③推求设计净雨:设计暴雨扣除损失就是设计净雨。④推求设计洪水:应用单位线等对设计净雨推求得设计洪水。
公用设备工程师证书注册在哪里查询?:公用设备工程师证书注册在哪里查询?公用设备证书注册查询官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
公用设备工程师的通过率是多少?:公用设备工程师的通过率是多少?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考试的通过率大概30%。根据施工发展或项目需要,协同上级制订新设备采购、投资计划,组织公用设备的选型和度采购;负责各类公用设备运行情况的检查、记录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管理工知作,保证规范、安全、低成本运行;编制公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道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操作考核;保证涉及公用系统的改、扩建项专目符合国家及公司的规范和规定;
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考试可以带计算器吗?: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考试可以带计算器吗?可以。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考试的考生应考时,必须携带身份证、准考证,应携带2B铅笔、黑色墨水笔、三角板、橡皮以及无声无文本编程功能的计算器。公用设备工程师根据施工发展或项目需要,协同上级制订新设备采购、度投资计划,组织公用设备的选型和采购;负责各类公用设备运行情况的检查、记录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管理工作,保证规范、安全、低成本运行。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